【題目】“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受自然環境的影響。我國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人們在生產和生活方式上有很大的差異。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我國劃分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地理分界線是( )
A. 黑河一騰沖一線
B. 大興安嶺一陰山一賀蘭山一線
C. 秦嶺一淮河一線
D. 昆侖山一祁連山一橫斷山脈一線
【2】下列人文景觀主要位于南方地區的是( )
A. B.
C.
D.
【3】北方人喜面食,南方人喜食米飯,造成這一差異的主導因素是( )
A. 地形因素 B. 氣候因素 C. 海陸位置 D. 人類活動
【答案】
【1】C
【2】A
【3】B
【解析】試題分析:
【1】我國幅員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樣,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區域.在中國地圖上,把秦嶺﹣淮河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和青藏高原邊緣線這三條重要的地理界線結合起來,并根據實際情況作一定的調整,就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解: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地理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該線以南為南方地區,以北為北方地區.依據題意.
故選:C.
【2】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風格有很大的不同,這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很大關系,這些民居既能適應當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又與居民的社會經濟生活密切聯系.
解:讀圖可得,江南水鄉所示的是南方地區的景觀,窯洞是黃土高原地區的民居,位于北方地區,蒙古包是西北地區的景觀,葡萄涼房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景觀,位于西北地區.
故選:A.
【3】依據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人文差異來解答此題.
解:我國東部地區南方與北方地區氣候差異較大,北方地區多種植小麥,人們以面食為主;南方地區多種植水稻,人們以米飯為主.根據題意.
故選:B.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市面積為2 000平方千米,人口為50萬人,該市人口密度為( )
A.25人/平方千米 B.2.5人/平方千米
C.2 500人/平方千米 D.250人/平方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城市與所在的省區和主要工業部門組合正確的是 ( )
A.鞍山—河北—鋼鐵 B.長春—湖北—汽車
C.大同—陜西—煤炭 D.大慶—黑龍江—石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世界人口增長的說法,正確的是
A. 人口增長太快會帶來很多問題,因此人口增長越慢越好
B. 人能創造財富,所以人口越多越好
C. 人口的多少與資源、環境沒多大關系
D. 人口的增長應該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經濟發展相適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東南亞位于亞洲的東南部,是我國的近鄰,也是海外華人最集中的地區。讀東南亞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 東南亞簡圖
材料2 據資料統計,2004~2016年以來,印度尼西亞每年都有強烈地震發生。2004年12月26日,地震震級曾達到9.3級,并引發海嘯,波及多個國家,共造成20多萬人死亡或失蹤。北京時間2012年4月11日16時38分,印度尼西亞北蘇門答臘西海岸發生里氏8.7級地震,印尼政府估計在這場地震中流離失所的災民人數超過了34萬,受到嚴重損毀或是完全被毀的房屋數量達到了217000座。
(1)A所在的區域屬于________半島,該半島地表形態特征是________。
(2)印度尼西亞地震活動頻繁,運用板塊構造學說簡要解釋該地區地震多發的原因_______。
(3)M處是世界著名的馬六甲海峽,該海峽至我國南海出口處國家是________,B是東南亞最大的島嶼,該島氣候類型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西北地區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
(1)從甲到乙再到丙,年降水量逐漸 。甲地典型的地表景觀是A、B、C中的 。
(2)西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畜牧業基地,這里有 和 兩大牧區。
(3)丙區域有我國最大的內流河 河,其河水主要來源于山地降水和 。
(4)圖中引黃河水灌溉的地區有 和 ,自古以來,這里被譽為“塞外江南”。
(5)長期被新疆綠洲居民使用的古老引水工程是__________。
(6)______工程將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氣運送到我國東部地區,充分利用了我國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并緩解我國東部地區能源供應緊張局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