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愛護和保護地球上最后一片凈土——南極洲,下列哪一項做法是正確的
A.去南極捕魚B.大規模的開發南極的礦產
C.把丟棄的垃圾埋在雪地下D.作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
【答案】D
【解析】
南極大陸是地球上最后一個被發現,唯一沒有人員定居的大陸。整個南極大陸被一個巨大的冰蓋所覆蓋,平均海拔為235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陸。南極洲蘊藏的礦物有220余種。經濟、科技發達的國家對南極的領土和資源,提出分割南極和開發南極資源的種種理由,并從各自的利益出發,提出所謂的發現論、占有論、扇面論等理論,為在南極地區的利益分配尋找依據。南極地區是地球表面上“惟一沒有工業污染、一片凈土”的地區,為了保護這片凈土,目前對它的考察應只局限于科學目的,出于經濟、旅游目的的活動、開發只能破壞這里的環境,南極地區的考察達不到和平的目的。
南極洲是目前地球上唯一一塊沒有被人類雕琢過的地方,保護地球上這片凈土是每個國家應盡的責任,迄今為止,已有俄羅斯、美國、英國、阿根廷、澳大利亞、日本和中國等30多個國家在南極地區建立了一大批科學考察站,在南極地區進行科考工作,為了保護這片凈土,目前對它的考察應只局限于科學目的,和平利用。去南極捕魚、大規模的開發南極的礦產和把丟棄的垃圾埋在雪地下會破壞當地的自然環境,所以ABC做法錯誤,D做法正確。故選D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古代詩詞歌賦中,有許多描述地理規律、地理景觀的妙詞佳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反映出我國地勢西高東低的特征
B.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中“春風”是指冬季風
C.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措述的是西北地區的景觀
D.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說的是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國家統計局2016年4月20日發布了《201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報》。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大陸人口為13.734 9億人。其中城鎮人口占55.88%,男性人口占51.22%,年平均增長率為0.50%。根據以上信息和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
【1】從以上資料中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
A. 我國鄉村人口多于城鎮人口
B. 我國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C. 我國的人口總數正逐漸減少
D. 我國的人口總數已達最高峰
【2】人口數量過多給我國帶來的不利影響有( )
①資源緊缺 ②勞動力不足 ③環境破壞 ④就業壓力大 ⑤住房困難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秦嶺——淮河一線大致同哪些界線相一致( )
①1月0℃等溫線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④熱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 ⑤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⑥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分界線
A. ①③⑤B. ②④⑥C. ①③⑥D. 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人種與地理環境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地理環境與人的外貌沒有關系
B.毛發和鼻形不受地理環境的影響
C.非洲黑人頭發卷曲是為了外觀好看
D.北歐人的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狹長,有利于御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幅員遼闊,地域差異顯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傳統民居——南平北尖B. 人口和城市——東密西疏
C. 農業類型——東耕西牧D. 傳統交通工具——南船北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一些采礦人員無視《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紛紛涌入國家規劃的礦區,把完整的大礦區、大礦帶人為地分為若干小礦區,亂采濫挖,使礦體從地表到深部變得支離破碎。據此可知,當前我們在礦產資源的開采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是( )
A. 過量開采,后繼資源不足 B. 礦產資源分布不均,運輸困難
C. 亂采濫挖,破壞環境,浪費嚴重 D. 地質條件復雜,開采較為困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可燃冰,又名天然氣水合物,被稱為能滿足人類使用1000年的高效清潔新能源,是今后替代石油、煤等傳統能源的首選。2017年5月18日,中國在南海試采可燃冰成功,這是中國,也是世界的首次可燃冰試采成功,中國實現了在能源勘查開發領域由“跟跑”到“領跑”的歷史性跨越,中國將推動整個世界能源利用格局的改變。
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傳統能源石油在世界上儲量最大的地區是( )
A.俄羅斯B.中東
C.歐洲西部D.撒哈拉以南非洲
【2】東臨南海,且位于中南半島上的國家是( )
A.菲律賓B.越南
C.馬來西亞D.柬埔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