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青藏地區群示意圖” ,回答下列問題。(6分)
(1)圖示地區顯著的自然環境特征是 ,主要形成原因是 。
(2)圖中鐵路線是世界上海拔最高 鐵路。
(3)從下列自然資源中,屬于本地區主要的清潔能源因是 。
A.太陽能 B.石油 C.煤礦 D.鐵礦
(4)右圖是小云到該地區旅游時拍攝的照片,它位于圖中①②③三座城市中的 。
(5)下列屬于本地區發展的特色農業是 。
A.綠洲農業 B.灌溉農業 C.河谷農業 D.節水農業
【答案】(1)高寒 海拔高,氣溫低 (2)青藏 (3)A (4)③ (5)C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綜合考查青藏地區的地理概況。(1)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因為海拔高,氣溫低,所以“高”“寒”是其顯著的自然環境特征;(2)青藏鐵路起止點是青海省的西寧和西藏自治區的拉薩,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鐵路,被稱為“天路”;(3)青藏地區的清潔能源有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4)圖中城市①西寧,②是格爾木,③是拉薩,其中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布達拉宮位于拉薩;(5)青藏地區發展農業的制約因素是熱量條件不足,在一些海拔較低的河谷地帶,如西藏南部的雅魯藏布江谷地、青海東部的湟水谷地,發展了河谷農業,種植喜溫涼的青稞、小麥、豌豆等農作物。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完成有關試題
材料一 2007年12月14日,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改委批準,長株潭城市群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加速長株潭經濟一體化建設,將帶動三湘四水騰飛。
材料二 湖南省略圖
(1)下列關于長株潭一體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長株潭一體化就是把三市所有的行政資源進行融合
B.長株潭一體化有利于三市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
C.長株潭一體化的中心城市僅有長沙
D.長株潭一體化不利于充分發揮每個城市的優勢,阻礙經濟的發展
(2)圖中雪峰山,它位于我國地勢 兩級階梯的分界線上。B處是我省著名的有色金屬礦產地 。流經株洲、湘潭、長沙的河流是 。
(3)山區自然風光秀麗,位于張家界的被聯合國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我國四個省區的主要能源生產結構圖,讀圖回答問題.
【1】下列對四省能源生產結構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四省能源生產結構均以非可再生資源為主
B.四種能源中,大部分是清潔能源,不會導致全球變暖
C.四種能源均主要分布在我國北方,特別是華北地區
D.四種能源豐富的地區,都是我國經濟較發達的地區
【2】下列對我國能源工業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我國第一大能源工業是石油工業
B.我國最大的油田是位于遼中南工業基地的大慶油田
C.我國水電事業發展較快,長江流域的三峽水利樞紐位于地勢二、三級階梯交界處
D.我國各種能源分布均衡,足以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俄羅斯礦產資源和工業的分布圖”及“日本工業地帶的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小明同學認真研究了兩圖并從中獲得一些信息,其中正確的有( )
①俄羅斯的工業區主要靠近礦產豐富的地區;②日本的工業主要分布在本州島內部;
③日本領土所跨緯度較大,大部分地區位于北溫帶;④伏爾加河是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日本可以從俄羅斯大量進口的商品是( )
A.石油、天然氣 B.服裝、兒童玩具 C.鋼鐵、汽車 D.水稻、水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丙丁四幅圖分別是我國東部季風區南北方四個平原地區的氣溫年變化曲線和各月降水柱狀圖,據圖回答.
(1)四圖中,農作物能一年三熟的是 圖,一年一熟的是 圖.
(2)四圖中,耕地類型是旱地的是 圖(雙選),是水田的是 圖(雙選).
(3)四圖中,以種植冬小麥為主的是 圖,適宜種植甘蔗的是 圖.
(4)下列對丁圖所示地區居民生活描述正確的是
A.當地的特色水果有蘋果、香蕉等
B.交通運輸以陸路運輸為主,汽車、火車是經常使用的交通運輸工具
C.米飯是當地居民的主食
D.當地的土壤主要是紫色土或紅壤
(5)如果四圖分別代表四座城市廣州、武漢、北京、哈爾濱,則其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A.甲﹣﹣北京 乙﹣﹣武漢 丙﹣﹣廣州 丁﹣﹣哈爾濱
B.甲﹣﹣哈爾濱 乙﹣﹣武漢 丙﹣﹣廣州 丁﹣﹣北京
C.甲﹣﹣哈爾濱 乙﹣﹣廣州 丙﹣﹣武漢 丁﹣﹣北京
D.甲﹣﹣北京 乙﹣﹣廣州 丙﹣﹣武漢 丁﹣﹣哈爾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完成問題.
材料一 上海到西藏樟木的318國道,被稱為“中國人的景觀大道”.暑假,小林一家從上海出發自駕游覽了這條景觀大道.
材料二“中國人的景觀大道圖”
(1)該景觀大道是否經過江蘇省: (是/否)。
(2)重慶市簡稱為 ;宜昌所在省級行政區名稱為 省。
(3)這條景觀大道從起點到終點,下列變化敘述正確的是:
A.年平均氣溫增高 B.平均海拔增高
C.年降水量增加 D.人口密度增大
(4)小林一家從宜昌到成都的途中,發現當地人普遍愛吃辣椒,這反映出該區域夏季氣候特點是 。
(5)在山區,常會發生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小林一家在行程中,最易遇到滑坡、泥石流的地段是 段(填上海至宜昌或成都至林芝)。
(6)沿途他們不能看到的景觀是:
A.秀美的水鄉景色 B.綠油油的茶樹
C.地表千溝萬壑 D.高原草場,牦牛成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A、B、F三地的農作物熟制不同,形成其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B地主要糧食作物是 .F地主要糧食作物是 .
(2)A、D、E三地發展農業,A地適合發 展 業,D地適合發展
業,E地適合發展 .形成這三地農業類型差異的主要氣候要素是 .
(3)E地是我國纖維作物 的主要產區,該地區瓜果特別甜,主要原因是 .
(4)C地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 .
A.水能資源 B.森林資源 C.風能 D.煤炭資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