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中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l)圖中陰影部分為____區,河流①的名稱是____,其水源主要來自____山和____山的高山冰雪融水。
(2)圖示河流中,含沙最最大的是____:汛期最長的是____;結冰期最長的是_ ___。(均填數字)
(3)河流④的名稱是____.它與____山脈構成的重要地理界線,是我國亞熱帶與____帶、半濕潤區與____區的分界線。
【答案】(1)非季風 塔里木河 天 昆侖 (2)⑨ ⑥ ② (3)淮河 秦嶺 暖溫 濕潤
【解析】(1)以大興安嶺-陰山山脈-賀蘭山-巴顏喀拉山脈-岡底斯山脈一線為界,把中國劃分為季風區和非季風區,該線以西陰影部分為非季風區內,以東為季風區,河流①是我國最長的內流河塔里木河,河流的水源主要來自北部天山和南部昆侖山的冰雪融水。
(2)③黃河是我國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汛期的規律是緯度越低,河流的汛期越長,⑥珠江的汛期最長,我國河流結冰期的規律是:只有最冷月氣溫低于0℃的河流才有結冰期,且緯度越高,結冰期越長,②松花江的結冰期最長。
(3)河流④的名稱是淮河,與秦嶺組成我國東部地區重要的地理界線,是我國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800mm等降水線通過的地方;溫度帶中,暖溫帶與亞熱帶分界線;干濕地區中,濕潤區與半濕潤區分界線。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生活中隨處可見地理知識(如下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①圖收件人地址中最小的行政單位是安徽省 ②圖汽車牌照的屬地為青海省
③圖聚落所在地的行政中心是呼和浩特 ④圖景觀所在省的簡稱是新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黃河流域略圖”,分析回答問題。
(1)上中祁連山的走向是_______,它是第______級階梯和第______級階梯的分界線。
(2)上中甲地分布有我國最大的湖泊是 。
(3)上中①和②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區,它們因得益于黃河水的灌溉而成為“塞上江南”, 其中①是________平原, ②是________平原。
(4)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黃河泥沙主要來自中游的________(地形區),黃河下游流水減緩,泥沙沉積、河床逐年升高,形成“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板塊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全球共分為 大板塊,其中,A處為 板塊。
(2)請運用板塊構造學說的觀點,解釋下列地理現象:地中海的面積在不斷縮小: ;喜馬拉雅山脈的形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1】圖中大陸西部的山脈是( )
A. 落基山脈 B. 阿爾卑斯山脈
C. 安第斯山脈 D. 喜馬拉雅山脈
【2】【2】圖中大陸東部地形的分布特征是( )
A. 呈南北三大縱列帶
B. 平原與高原相間分布
C. 山脈與平原相間分布
D. 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A、B兩島嶼示意圖”(下圖),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關于A島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農作物多為一年兩熟 B. 主要交通線路呈網狀分布
C. 乙地七月平均氣溫高于甲地 D. 甲地年降水量大于丙地
【2】關于A、B兩島的異同,敘述正確的是
A. 兩島都是亞熱帶季風氣候 B. 兩島的河流呈放射狀分布
C. A島面積大于B島 D. 兩島都瀕臨南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學者按自然地理特狂,將中國分成如圖所示的四塊區域,并分別命名為“金色中國”、 “銀色中國”、“綠色中國”和“黃色中國”.讀下圖,完成下題.
四個區域的人類活動及其影響因素對應不正確的是( )
A. “黃色中國”的傳統民居窯洞﹣﹣黃土廣布、深厚且具有直立性
B. “金色中國”的坎兒井﹣﹣氣候干旱,蒸發旺盛
C. “銀色中國”的內外交通不便﹣﹣河網密布,著名的水鄉
D. “綠色中國”的農作物熟制為一年兩熟到三熟﹣﹣熱量充足,降水豐沛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