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實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中部地區,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面積102.8萬平方千米,占全國陸地國土總面積的10.7%. 中部地區將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中心、全國新型城鎮化重點區、全國現代農業發展核心區、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全方位開放重要支撐區。中部地區工農業基礎雄厚,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二梯隊。
材料二
(1)山西省因居_______山脈以西而得名,自古被稱為“表里山河”; 河南省,古稱豫州,因此簡稱“______”;______是國家“中部崛起”戰略的支點、中心;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礦藏豐富。
(2)中部是我國鐵路重要的樞紐地區,其中_______鐵路與______鐵路在鄭州交會,鄭州還是京廣高鐵上的重要一站。
(3)中部地區常住人口約36800萬人,平均人口密度約為______人/平方千米(保留整數),人力資源豐富。
(4)中部地區承東啟西、連南接北,地跨我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同時兼具“南”“北”方特色,大致以淮河為界,南、北方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差異顯著。請列舉兩項“南”“北”方在自然方面的差異____________。
(5)簡要分析中部地區崛起的有利發展條件_____________。
【答案】太行 豫 湖南省 京廣 隴海 358 氣候:北方是溫帶季風氣候,南方是亞熱帶季風氣候。耕地類型:北方以旱地為主,南方以水田為主。 地處中國內陸腹地,具有承東啟西、連南貫北的地理位置優勢;是中國重要的農產品、能源、原材料和裝備制造業基地等。
【解析】
(1)讀圖中省區位置可知,山西省因居太行山脈以西而得名,自古被稱為“表里山河”; 河南省,古稱豫州,因此簡稱“豫”湖南省是國家“中部崛起”戰略的支點、中心;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礦藏豐富。
(2)讀圖可知,中部是我國鐵路重要的樞紐地區,其中京廣鐵路與隴海鐵路在鄭州交會,是我國中部最大的鐵路樞紐。
(3)人口密度表示每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中部地區常住人口約36800萬人,面積是102.8萬平方千米,計算可知,平均人口密度約為358人/平方千米,人力資源豐富。
(4)我國 “南”“北”方在自然方面的差異顯著,如氣候:北方是溫帶季風氣候,南方是亞熱帶季風氣候。耕地類型:北方以旱地為主,南方以水田為主。植被,南方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北方以溫帶落葉闊葉林為主。。
(5)讀圖分析可知,地處中國內陸腹地,具有承東啟西、連南貫北的地理位置優勢;是中國重要的農產品、能源、原材料和裝備制造業基地等。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5月初,幾位“驢友”到我國東南部某山區旅游。據此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最適宜觀日出的地點是( )
A.②B.③C.④D.⑤
【2】下列關于該地區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河流大致自東向西流B.此山最高峰海拔在1000米以上
C.①處海拔可能是530米D.③處爬山難度小
【3】村民在圖中④處開辟梯田發展農業,可能引發了嚴重的環境問題是( )
A.土壤荒漠化B.森林銳減C.酸雨蔓延D.水土流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位于鄭州的小林同學在不同的節氣觀察正午自身影長的變化,總結出節氣不同,正午的影子也有明顯差異。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當小林的正午影子最短的時候,處于哪個節氣______。在這一天的正午時間,相同高度物體的影子,在下列城市中最短的是__________。
A、北京 B、武漢 C、廣州 D、沈陽
(2)地球從甲運行到乙,小林的正午影子長度如何變化__________________。
(3)在鄭州市,當房屋內的光照面積S最大時,地球公轉的位置大致位于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海拔 5895 米的乞力馬扎羅山是非洲第一高峰,山頂冰封峭立,白雪皚皚,形成奇異 的“赤道雪峰”景觀。該山上海拔 900 米處氣溫為 20℃,山頂的氣溫是( )
A.約 20℃ B.約-10℃
C.約-5 D.約-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我國人口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我國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B. 我國人口政策是鼓勵生育
C. 我國人口增長特點是先快后慢D. 我國人口分布西多東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今年入冬以來,我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進入枯水期。完成下面小題。
【1】冬季鄱陽湖水位大幅下降,其原因有
A. 冬季我國進入旱季,降水少 B. 南水北調從鄱陽湖抽水
C. 冬季沿岸居民生活用水量大增 D. 長江水位下降,湖泊吐水補給長江
【2】鄱陽湖平原是我國重要商品糧基地,也是我國候鳥遷徙越冬保護區,人與動物的矛盾沖突尖銳,當地因地制宜發展可持續經濟的舉措
A. 圍湖造田,擴大耕地面積 B. 退田還湖,保護濕地
C. 開展濕地觀鳥旅游 D. 獵捕鳥類制成美味佳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