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面積最大的氣候類型是
A. 熱帶雨林氣候 B. 熱帶草原氣候
C. 熱帶沙漠氣候 D. 地中海氣候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長江圖,回答下面小題。
【1】“‘黃金水道’、多河港”體現了長江的( )
A. 水能豐富 B. 灌溉價值 C. 航運價值 D. 養殖效益
【2】長江中上游地區水土流失嚴重,洪災頻繁發生。其人為原因是( )
A. 氣候變化、森林減少 B. 土質疏松 C. 濫砍濫伐,陡坡開荒 D. 多暴雨
【3】長江上游被譽為世界第一大的水電站②是( )
A. 二灘 B. 三峽 C. 葛洲壩 D. 丹江口
【4】長江中下游的分界線①是( )
A. 宜昌 B. 宜賓 C. 湖口 D. 河口
【5】長江分界線①所處的地形區是( )
A. 青藏高原 B. 四川盆地 C. 云貴高原 D. 長江中下游平原
【6】治理長江的關鍵在于( )
A. 植樹種草 B. 防洪 C. 修建水庫 D. 加固大壩
【7】長江黃河共同流經的省級行政區有( )
A. 青,川 B. 青,藏 C. 云,湘 D. 鄂,蘇
【8】下圖是我國東部四條大河的流量年變化曲線圖,其中表示長江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立足區域差異,加強互補開放,讀“我國部分區域”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丁山脈是________和________兩大地形區的分界線,暑期小茗同學取寧夏平原考察,發現夏季該平原降水比周邊地區偏多,試從地形影響因素加以分析.________
(2)從圖中可看出,蘭州、太原、西安、鄭州、濟南等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是什么?________
(3)①甲、乙兩地太陽能資源均豐富,甲乙兩地太陽能豐富的原因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②新疆的丙地和寧夏平原都發展灌溉農業,丙地灌溉水源來自________.
(4)為發揮能源優勢,晉陜兩省變煤為電實現“西電東送”,變輸煤為輸電對京津冀地區的好處有哪些?________.“西氣東輸”是東西共贏工程,據圖分析影響其線路走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北京在城市建設中,保留了眾多的四合院和胡同,其主要原因是( )
A.它能承載著北京的傳統文化
B.它們是城市現代化的標志
C.有助于緩解城市交通問題
D.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四大洲輪廓圖(比例尺不一致)”,完成下列各題。
【1】四幅圖圖幅相同,比例尺最小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下面關于圖中大洲敘述正確的是
A. ①大洲面積僅大于歐洲 B. ②大洲的是東西跨經度最大的大洲
C. ③大洲緯度最高 D. ④大洲西部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港澳與祖國內地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港澳的經濟發展受內地限制,經濟發展遲緩
B.港澳的發展主要靠自,身位置優越,礦產資源豐富
C.祖國內地主要通過澳門與世界各地進行貿易往來
D.港澳與祖國內地的經濟合作是互惠互利,優勢互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地“人口出生率與死亡率”折線統計圖,完成下列各題。
【1】判斷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 該地人口總量在不斷下降 B. 該地人口出現負增長
C. 該地人口增長速度呈下降趨勢 D. 該地死亡人口數量每年都不變
【2】“人口自然增長率等于零”的含義是
A. 表示該地區出生率與死亡率相等 B. 表示該地區出生率等于零
C. 表示該地區死亡率等于零 D. 表示該地區不出生嬰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農業的地區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曲線Ⅰ大體與 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一致,此線以西為我國 區,此線以東為我國的 區。圖中曲線Ⅱ為 (山脈)— (河流)一線。
(2)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我國著名的四大牧區名稱。
A ,B ,
C ,D 。
(3)花生主要分布的地區是圖中的 (填字母)。
(4)某制糖廠到B所在省區采購制糖原料,采購的原料是 。
(5)(雙選)下列水果有可能來自臺灣省的是( )
A.蘋果 B.柑橘
C.梨 D.菠蘿
(6)E地小麥未成熟時,小華看到一輛輛收割機由北向南行駛,當E地小麥收割時,小華看到一輛輛收割機由南向北行駛,小華不明白怎么回事,請你給小華解釋一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北京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按地形區分,北京位于華北平原南部
B.按干濕地區劃分,北京屬于濕潤地區
C.按溫度帶劃分,北京屬于暖溫帶
D.按城市職能劃分,北京主要是一個重工業城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