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圖,完成下題.
【1】下列與臺灣“亞洲天然植物園”的美稱有關的是( )
①半球位置 ②緯度位置 ③氣候特征 ④多山的地形.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根據圖中鐵路、城市和農產的分布,推測臺灣人口集中分布在( )
A. 東部 B. 西部 C. 中部 D. 東北部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冬季風、夏季風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表示冬季風的是_______圖,它來自______地區(填“海洋”或“陸地”)性質寒冷干燥,所以我國冬季北方大部分地區冬季寒冷干燥。
(2)影響我國的夏季風包括來自于_____洋的西南季風和來自于太平洋的____季風上空的暖濕氣流,所以我國夏季的氣候特點是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外,全國大多數地區_______。
(3)我們把受_______(冬、夏)季風影響明顯地區稱為季風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現階段,我國人口再生產類型實現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的傳統型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現代型的歷史性轉變。
材料二 據國家衛生計生委數據統計顯示,2013年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億,本世紀30年代中期將達到4億,占總人口的比例將從目前的提高到;勞動年齡人口開始減少,2012年比上年減少345萬人,預計2023年以后,年均將減少約800萬人。
材料三 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了單獨兩孩政策--一方為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這是新時期我國人口政策的重大調整完善,備受社會關注。
材料四 中國人口分布圖(下圖)
(1)據圖說出我國人口分布的特點______________ 。
(2)現階段,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為什么我國每年新增的人口數量依然較大? _____________。
(3)現階段,我國人口再生產類型實現了歷史性轉變,使得“世界70億人口日”的到來推遲了5年。這一轉變得益于我國把 ______ 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4)結合材料二回答:人口增長過慢,會給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哪些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寫兩點)
(5)我國實施單獨兩孩政策帶來的積極影響有 ______ (多項選擇)。
A.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勞動力規模 B.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C.改善家庭人口結構,促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 D.延緩人口老齡化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地勢三級階梯分布圖 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布圖
年降水量分布圖 1月平均氣溫分布圖
(1)在年降水量分布圖中,與季風區、非季風區分界線最接近的是__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2)讀年降水量分布圖可知,我國年降水量的分布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影響我國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讀1月平均氣溫分布圖,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影響我國氣溫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地勢三級階梯分布圖上用圓圈圈出一處水能豐富的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澳門特別行政區位于珠江口________,北部毗鄰城市A是________。
(2)澳門特別行政區的主要經濟支柱有建筑業、旅游、________、工業等。
(3)我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時間是________(填年月日);由于香港對絕大部分外來商品實行免稅政策,因而被稱為“________天堂”;鐵路干線B的名稱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李明同學計劃考察中國某地,地理老師建議他最好把時間安排在8~9月,要帶上墨鏡、遮陽帽、防曬霜、羽絨服等物品。按照老師的建議,李明順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動。完成下列各題。
【1】李明考察的地區可能是
A. 青藏高原 B. 四川盆地 C. 內蒙古大草原 D. 黃土高原
【2】下面四幅照片中,由李明在考察地區拍攝的是
A. B.
C. D.
【3】下面是李明對當地景觀的描述,不可信的是
A. “魚米之鄉”,河湖密布
B. “遠看是山,近看是川”
C. 雪山連綿,牦牛成群
D. 布達拉宮,金碧輝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喜馬拉雅山上發現海洋生物化石說明( )
A.此地區的地殼原來是海洋,后來上升為陸地
B.此地區的海洋面積縮小了
C.此地區原來是陸地,現在是海洋
D.此地區的海洋面積在不斷擴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