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新聞背景: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峰會論壇有29個國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腦,聯合國秘書長、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主席等3位重要國際組織負責人以及130多個國家的約1500名各界貴賓出席。
初三(1)班雨佳同學在課堂上與大家分享了如下信息:
信息一:圖解“一帶一路”
信息二:據統計,2016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總額為6.3萬億元人民幣,我國企業已經在“一帶一路”沿線20多個國家建設56個經貿合作區,涉及多個領域,累計投資超過185億美元,為東道國創造近11億美元的稅收和18萬個就業崗位。可以說“一帶一路”倡議來自中國,但成果惠及世界。這充分體現了“一帶一路”戰略倡導的“和平合作”和“互利共贏”的重要理念。
信息三:“一帶一路”文藝晚會:文明互鑒匯流成“千年之約”。5月14日晚間在國家大劇院上演的一場美輪美奐的演出《千年之約》精彩詮釋了“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文化大融合。
(1)結合信息一,寫出“一帶一路”指的是什么。(2分)
(2)結合信息二,說說為什么“一帶一路”要倡導“合作”的理念。(10分)
(3)結合信息三,談談我們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文化交流時應該注意什么。(8分)
【答案】(1)“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2分)
(2)原因:①合作是共享的基礎,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結果。②合作的核心是發揚集體主義精神。只有合作,才能面對困難、戰勝困難。③任何事業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只有合作,才能戰勝困難。④合作能集聚力量,使我們分享成功的愉悅,取得更大的勝利。⑤“一帶一路”讓中國與沿線國家合作共贏,共享發展成果。(10分)
(3)①要學會接納多元文化,尊重別人的信仰和習俗,包容與我們的差異,欣賞別人的特點和長處。在交往時,真誠友好、不卑不亢、自尊自信。②尊重不同的文化,既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價值,也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價值,平等交流,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多樣性,共同繁榮進步。③對于外來文化,不能照搬照抄,而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④要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宣傳、弘揚我們的民族文化,做文化交流的使者,讓世界了解中國。(8分)
【解析】(1)本題考查時事知識的掌握情況,根據時事知識回答即可。
(2)本題考查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根據知識合作的重要性,圍繞合作是共享的結果,合作是事業成功的土壤,合作能分享成功的喜悅等方面展開闡述即可。
(3)本題考查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根據知識點如何做友好往來的使者,圍繞尊重文化差異,接納多元文化,對于外來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弘揚本民族文化等方面展開闡述即可。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純凈水巨頭農夫山泉廣告畫面如下圖。玻璃杯中盛有農夫山泉水樣,水樣中浸有pH試紙后,呈現淡綠色(弱堿性),廣告提示大家:弱堿性的水對人體健康有利,請你回答:
(1)圖中測定水樣pH的方法是 (填“正確”或“錯誤”),用pH試紙測定液體的pH時,所需用品除玻璃片、pH試紙外,還需要 ;
(2)根據圖片提供的信息我們能夠獲知:常溫時,農夫山泉飲用天然水的pH范圍約為 ,該結果能用實驗室的廣范pH試紙測出來嗎? (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面對跌倒老人,“扶”與“不扶”一直都有爭議。中國青年報一項調查顯示,20.2%的受訪者承認在自己身邊有過老人倒地而得不到幫助的事情發生;84.9%的受訪者坦言自己就存在“扶老人”的道德焦慮。
請運用《學會親近社會》的有關知識,結合下面兩幅圖片回答下列問題:
(1)你認為,我們應該怎樣才能做到“親近社會”?
(2)你是否贊同圖(一)中這些旁觀者的觀點?請簡要說明理由。
(3)請根據中國青年報的調查,簡要闡述圖(二)中人們行為的意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五一”長假期間,外出旅游的王先生登山到甲地,通過GPS衛星定位確定了自己所在的位置(如圖)。請你幫助王先生判斷。(8分)
(1)甲位于五帶中的 帶。
(2)圖中的山峰海拔高度可能是 米。
(3)王先生住宿的城鎮(如圖),晝夜長短情況是 。
(4)城鎮位于圖中山峰的 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球某種運動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8分)
(1) 本圖表示地球的_______運動,地球在軌道上運動一周所需的時間是_________。
(2) 在地球運動軌道處的短線上補繪箭頭,以正確表示地球此種運動的方向。
(3) 地球在這種運動的過程中,地軸的方向是______的,且它的空間指向______。
(4) 由于地球在圖中A、B、C、D的不同位置,受________的情況不完全相同,從而形成春、夏、秋、冬四季。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節正好_______。
(5)當地球運動到A處時,此時是北半球的_____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冬、夏季節風向示意圖”,分析回答問題。
(1)受海陸位置和緯度位置的影響,我國大多數地區冬、夏季節盛行風向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把這種風向隨季節而顯著改變的現象稱為________氣候。
(2)據圖可知,我國的降水集中在________(季節),其水汽來源于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如果夏季風活動不穩定,容易導致的氣象災害是________、________。
(3)冬季,我國盛行________風和________風;如果冬季風活動強烈,容易形成________(災害性天氣);四川盆地受冬季風影響________(填:大或小),主要原因是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8分)
(1)讀圖A,請寫出北京的地理位置:緯度是,經度是________。
(2)讀圖B,根據所學知識判斷,從南北半球看,中國位于_________半球,從東西半球看,位于__________半球,從五帶看,中國主要位于__________帶。
(3)A、B兩幅圖中比例尺更大的是__________圖,表示范圍更大的是____________圖,B圖中重慶在北京的_____________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安徽省桐城市2015年中考地理試題)圖為我國華北地區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白水河的流向是( )
A. 自北向南 B. 自東北向東南
C. 自西北向東南 D. 自東向西
【2】圖中虎山的海拔高度應該在( )
A. 800至900米 B. 1000米
C. 900米 D. 900至1000米
【3】僅考慮自然條件,圖中乙村與甲村相比( )
A.更適合種植甘蔗 B.耕地面積較小
C.對外交通較發達 D.水源更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安徽省桐城市2015年中考地理試題)圖為世界某區域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馬尾藻海和甲地分別位于( )
A. 大西洋、歐洲西部 B. 印度洋、大洋洲西部
C. 太平洋、亞洲西部 D. 大西洋、北美洲東部
【2】航海家哥倫布曾經在馬尾藻海域被困數周,他遇到的困難可能是( )
A. 狂風暴雨 B. 悶熱無風
C. 激流巨浪 D. 酷寒堅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