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地球上的五帶”圖,完成下面小題。
【1】2017年12 月22日是冬至日,這一天太陽直射(緯線),此時。北極圈及其以北地區出現_____現象
A. 北回歸線 極晝 B. 南回歸線 極夜
C. 北回歸線 極夜 D. 南回歸線 極晝
【2】關于圖中溫度帶的說法錯誤的是
A. A溫度帶陽光斜射得很厲害,甚至有一段時間太陽終日不出,氣候終年寒冷
B. B溫度帶四季變化較為明顯
C. C溫度帶正午的太陽高高懸在空中,氣候終年炎秀
D. D溫度帶地面得到的太陽光熱比C多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圖和四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圖,完成下列各題。
(1)我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位于_________大陸的東部,東臨_________洋;圖中C為我國第二大島_________島。
(2)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界線山脈A為大興安嶺,B為_________山;非季風區內,_________(填“夏”或“冬”)季風難以到達。
(3)右圖四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的共同特點是降水集中在_________季;從四城市年降水總量的變化來看,我國降水空間分布呈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
(4)圖中甲、乙兩河流量較大的是_________河。它們的汛期都出現在夏季,但是原因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國家倡導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從全局上看主要是為了( )
A. 利用西部地區大量的富余勞動力B. 提供西部地區所需要的大量建設資金
C. 保持東、西部地區經濟協調發展D. 向西部地區提供人才和技術支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板塊構造學說是在德國科學家_____提出的大陸漂移學說基礎上形成的。科學多發現了一些事例,證明地球表面處在不斷運動和變化中,不能作為例證的是()
A.在青藏高原上發現海洋生物化石
B.南極洲發現大量的媒田
C.沖之島漲潮淹沒,退潮露出
D.我國東部海域海底發現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類活動的遺跡
(2)六大板塊中,幾乎全部是海洋的是_______板塊。
(3)圖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地殼最活躍的是________,請解釋原因。
(4)請解釋喜馬拉雅山脈的形成原因。
(5)圖中A處為地中海。現代測量表明,地中海在不斷縮小。請解釋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我國土地資源構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土地資源類型少,耕地,草地比重大 B. 耕地、林地比重大,難利用土地比重大
C. 難利用土地比重小,后備土地資源不足 D. 土地資源類型多樣,后備土地資源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煤炭資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日本、韓國、意大利是重要產煤國
B. 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亞歐大陸和北美洲中部
C. 巴西是世界上重要的產煤國
D. 北美洲南部有大量的煤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