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 )。
A.漢語
B.英語
C.阿拉伯語
D.法語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由于全球的溫室效應,有些地區臺風暴雨不斷,有些地區則更加干旱.在2009年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上,中國政府承諾,到2020年單位GDP的碳排放量將比2005年下降40%﹣﹣45%;“低碳”已成為每一個人的責任.如圖是某物質循環過程示意圖,請結合上述內容,回答問題.
(1)造成溫室效應的氣體主要是_______.從圖中可以看出,它在大氣中的來源是多方面的,但它在生物圈中被消耗的主要途徑是:被植物吸收進行_______。
(2)圖中的C為生物的某一生理過程,完成該過程的生物主要是_______;a和b兩類生物在生態系統中作為________促進了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3)某地大力發展了“農作物﹣﹣豬﹣﹣沼氣﹣﹣茶(或果樹)”的生態農業模式,豬糞及秸稈經發酵產生沼氣和渣水,沼氣可作燃料,渣水可為茶林(或果樹)和農作物施肥.嘗試寫出該農業生態系統中的一條食物鏈:________(至少包括三個環節).該模式具有推廣價值,請你談談推廣的理由:(答出一條即可)________。
(4)黨中央國務院號召全國人民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倡導低碳生活.“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盡力減少,從而減低碳,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從而減少對大氣的污染,減緩生態惡化.請你結合生活實際,說說你是怎樣響應低碳生活號召的?(答出一條即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是某氣象站觀測到當地某天不同時間的氣溫,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該地日平均氣溫是 ( )
A. 12.25℃ B. 13℃ C. 11.25℃ D. 13.25℃
【2】該地氣溫日較差 ( )
A. 等于12.25℃ B. 小于12℃ C. 等于12℃ D. 大于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地球的形狀和大小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B. 地球的平均半徑約6378千米
C. 赤道周長約4萬千米
D. 地球表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我國東部某丘陵地區。其中A為山區,B為丘陵、梯田地區,C為平原地區,D為水庫,在保護環境、促進農業生產良性循環的條件下,請合理安排農、林、牧、副、漁業的生產布局。
(1)耕作業宜在_____地區發展。
(2)經濟林(__________)宜在_____地區發展。
(3)漁業宜在_____地區發展。
(4)用材林宜在_____地區發展。
(5)該地區畜牧業宜發展____________。
(6)根據上述耕作業、林業、漁業和畜牧業的生產情況,本區農村副業應以______業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滬昆高速鐵路全線于2016年6月16日下午正式貫通。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滬昆鐵路區位與景觀圖
(1)從上圖中看出滬昆高鐵位于我國重要地理分界線A____(山脈)——淮河 以南的____氣候區。
(2)滬昆鐵路經過區域農作物熟制主要為一年____熟,主要的油料作物是____。
(3)從右圖中看出滬昆高鐵是我國東西向的客流大通道,它把上海、杭州、C____、長沙、D____、昆明6個省級行政中心緊緊聯系在一起。
(4)滬昆高鐵部分路段如右圖 “以橋代路”這種做法的好處:____(至少寫一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年降水量圖”,回答下列各題。
【1】赤道附近年降水量大多在 毫米以上
A. 2000 B. 1000 C. 500 D. 200
【2】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規律是
A. 赤道附近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
B. 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少,西岸降水多
C. 中緯度大陸沿海地區降水少,內陸地區降水多
D. 山地迎風坡降水少,背風坡降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經緯網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乙點所在的半球位置是
A. 西半球、南半球 B. 東半球、北半球
C. 西半球、北半球 D. 東半球、南半球
【2】假如四人分別從甲、乙、丙、丁處一直向北行進,關于這四人的最終結果說法正確的是
A. 他們最終會在南極點相遇 B. 他們不會相遇
C. 他們最終會在北極點相遇 D. 他們都能回到原出發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