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某區域土地利用類型面積變化圖.回答下列小題.
【1】1991~2010年,該區域( )
A.耕地面積增加B.林地面積增加
C.城鎮化進程加快D.水域面積增加
【2】該區域的主要地形類型是( )
A.高原B.平原
C.丘陵D.山地
【3】當地分布最廣泛的農作物可能是( )
A.水稻B.春小麥
C.冬小麥D.甜菜
【答案】
【1】C
【2】B
【3】A
【解析】
【1】讀圖可知,1991~2010年,該區域的耕地(水田和旱地)面積在減少,A錯誤;1991~2010年,該地林地面積減小,B錯誤;1991~2010年,城鎮面積增大,城鎮化的進程加快,C正確;1991~2010年,水域面積是先減小后增大,總體上在減小,D錯誤。故選C。
【2】讀圖可知,該地區土地類型以耕地為主,表明該地地勢較為平坦,海拔較低,因此該地區的主要地形類型是平原。故選B。
【3】該地區的耕地類型以水田為主,因此該地位于南方地區,故當地分布的最廣泛的農作物可能是水稻,小麥和甜菜均為北方地區的農作物。故選A。
本題考查南方地區的地形,水田農業,要求學生識記掌握。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俄羅斯的工業,說法正確的是( )
A. 輕重工業都發達
B. 工業集中分布在東歐部分
C. 工業中以重工業、核工業、航空航天工業為突出
D. 四個主要工業區間有高速公路相聯,交通便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南水北調工程部分線路示意圖,回答下列小題.
【1】中線調水線路抵達京、津兩市前,經過了( )
A.鄂、豫、冀B.湘、鄂、晉
C.鄂、魯、蘇D.湘、贛、魯
【2】東線和中線調水線路到達的華北平原,水資源緊張的社會經濟原因是( )
A.人口稀疏,農業發達,需水量大B.人口稠密,工業發達,需水量大
C.降水量小,蒸發量大,用水不當D.徑流量小,儲水量少,浪費嚴重
【3】與中線相比,東線調水線路工程量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勢由南向北降低B.調水線路較短
C.巖石疏松便于開挖D.可利用原有河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島嶼和半島均屬于南亞的是( )
A. 馬達加斯加島、印度半島 B. 斯里蘭卡島、印度半島
C. 斯里蘭卡島、中南半島 D. 馬爾代夫群島、馬來半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
(1)高村所在地的地形部位名稱是____;圖中有利于攀巖運動的部位是____(填代碼);水流較平緩河流是____(填代碼)。
(2)丙山峰位于乙山峰的____方向;若甲(1150米)處濕度測得是20℃,那么學校(750米)的理論濕度是____℃;若李村與學校的圖上距離測得是6厘米,那么兩地的實際直線距離是____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