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澳大利亞圖回答問題
(1)看到上述地圖,有人馬上得出:“澳大利亞是一個以熱帶和亞熱帶氣候為主的國家”的結論。圖中支撐這一結論的信息是 。
(2)根據澳大利亞地形圖中的信息,可以認定,該區域的地形以 為主(在下列四項中選擇填空)。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盆地
(3)根據澳大利亞農牧業的分布,可以推斷,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比粗放牧羊帶更具有的優勢應該是 (在下列四項中選擇填空)。
A、地形更平坦 B、氣溫更高 C、降水更多 D、光照更充足
(4)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是世界著名的礦石出口國,其中兩種礦石的出口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試描述這兩種礦產的分布特點
(5)澳大利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都是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歷史上都是歐洲國家的殖民地,但現在澳大利亞已是世界經濟發達國家,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卻是世界最貧窮的地區。你認為澳大利亞在發展經濟方面,值得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借鑒的經驗是什么?
【答案】(l)南回歸線橫貫大陸中部(2)B (3)C (或AC)(2分)(4)鐵礦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區,煤礦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5)① 利用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因地制宜地發展農牧業經濟 ② 在豐富的礦產資源基礎上,大力發展冶金工業和機械制造業 ③ 發展工礦業、農牧業和服務業等多種產業,經濟結構齊全,不搞單一經濟。
【解析】整體分析:該題以讀澳大利亞圖為切入點,考查的是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地形、自然資源等自然地理特征和澳大利亞的農牧業等人文地理特征,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讀圖分析問題的能力。
(1)讀圖可知,有人馬上得出:“澳大利亞是一個以熱帶和亞熱帶氣候為主的國家”的結論。圖中支撐這一結論的信息是南回歸線橫貫大陸中部。
(2)讀圖可知,澳大利亞的地形以高原為主,故答案選B。
(3)讀圖可知,根據澳大利亞農牧業的分布,可以推斷,綿羊與小麥混合經營帶比粗放牧羊帶更具有的優勢應該是地形更平坦,降水更多,更優勢的條件是降水更多,故答案選AC,或選C。
(4)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是世界著名的礦石出口國,其中兩種礦石的出口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試描述這兩種礦產的分布特點鐵礦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區,煤礦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
(5)澳大利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都是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歷史上都是歐洲國家的殖民地,但現在澳大利亞已是世界經濟發達國家,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卻是世界最貧窮的地區。你認為澳大利亞在發展經濟方面,值得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借鑒的經驗是① 利用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因地制宜地發展農牧業經濟 ② 在豐富的礦產資源基礎上,大力發展冶金工業和機械制造業,③ 發展工礦業、農牧業和服務業等多種產業,經濟結構齊全,不搞單一經濟。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位于三亞的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簡稱“南繁”)是冬季“育種的天堂”。下圖為海南省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與我國其它省級行政區域單位相比,海南省突出特點是
①距香港、澳門最近
②海洋國土最遼闊
③緯度最低
④少數民族最多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與海口相比,“南繁”基地建在三亞的有利自然條件是
A.地形平坦,水源充足B.冬季氣溫更高,日照更充足
C.市場廣闊,交通便利D.農業技術更高,經驗更豐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大自然為人類提供生活和生產的基本物質來源。在社會經濟迅猛發展的時代,隨著資源需求的不斷增長,理解人類是否生活在地球可承載的限度之內,變得愈加重要。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資料1:生態足跡是人類為滿足自身需求(例如:獲取資源、消納廢棄物)而利用的所有具有生態生產能力的土地和水域的空間面積總和,包括耕地、草地、建設用地、漁業用地、林木產品生產所需的林地,以及吸收海洋無法吸收的二氧化碳排放所需的林地。生態足跡用“全球公頃”為單位表達。
資料2: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進入生態超載狀態,人類的生態足跡超過了地球生態系統的承載能力。目前生態超載情況已經達到了需要大約1.5個地球,才能滿足人類需求的地步。自然可以承受短期的環境超載,但如果長期如此,會帶來嚴重生態環境問題。
資料3:經濟區域與其主要成員國
經濟區域名稱 | 主要成員 |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 加拿大、美國及歐洲經濟合作組織的成員國等共20個國家 |
金磚國家 | 俄羅斯、中國、巴西、印度、南非 |
東南亞國家聯盟(簡稱:東盟) | 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新加坡、文萊、越南、老撾、緬甸、柬埔寨 |
非洲聯盟 | 非洲54個國家 |
資料4:下圖分別為1961年與2010年不同經濟區域的生態足跡(虛線為世界平均水平)
(1)依據資料,世界人均生態足跡是世界生態足跡與___________的比值,可以反映世界人均的資源消耗水平。
(2)據圖可知,與1961年相比,到2010年世界人口總量大約增長了___________百萬人,人均生態足跡減少了___________全球公頃。其中人口增長幅度最大的經濟區域是___________,人均資源消費水平始終最高的經濟區域是___________。(以上兩空填寫經濟區域名稱)
(3)總體而言,全球生態資源消耗總量呈___________(增加/減少)趨勢,由此可能引發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問題。
(4)為了保護生態環境,請你從學生自身的角度出發,提出兩點建議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人口撫養比是非勞動年齡(0—14歲和65歲以上)人口數與勞動年齡(15—64歲)人口數的比值。又可分為少兒人口撫養比(0—14歲人口與15—64歲人口的比值)和老年人口撫養比(65歲以上人口與15—64歲人口的比值)。圖6為世界部分國家人口年齡構成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據圖6可知,2010年
A. 中國少兒撫養比較印度高 B. 日本老年撫養比較中國低
C. 德國勞動力較中國充足 D. 美國人口撫養比較中國高
【2】預計到2050年中國人口撫養比將超過60%,其所帶來的直接影響有
A. 養老壓力增大 B. 住房更加緊張
C. 勞動力較充足 D. 醫療投入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