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撒哈以南非洲出口的初級產品的是( )
A.礦產 B.木材 C.咖啡 D.機械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甲圖中國土地利用類型的構成及漫畫乙圖,完成下列各題。
(1)從甲圖中看出,我國土地資源的優勢是;不利的是各類土地構成比例不盡合理,主要是比重較小,草地和難利用土地比重較大,后備土地資源不足。
(2)乙圖反映的環境問題是由于人類的,導致了嚴重的。你認為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措施才能改變這種現象?
(3)目前,我國土地利用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各類土地資源都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壞。除了乙圖所示的以外,還出現了、等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人口相關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現階段我國人口再生產類型實現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的傳統型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現代型歷史性轉變。
材料二: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5歲及以上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進入到老齡化社會。圖為1998—2014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人口總數變化趨勢圖。
(1)現階段我國人口再生產類型實現了歷史性轉變,使得“世界70億人口日”的到來推遲了5年。這一轉變得益于我國把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2)由材料二可知,我國大致從___________年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此后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出人口老齡化對我國社會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______、______;
(3)2015年我國計劃生育政策調整為全面實施二孩,該政策有利于
A.減少人口數量
B.降低人口出生率
C.減慢人口增長速度
D.減緩人口老齡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我國人口的敘述,正確的是
A. 20世紀70年代以來,由于實行了計劃生育,人口減少了
B. 我國人口數量和增長情況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
C. 可用人口遷移的方法,讓全國的人口均勻分布
D.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城鎮人口將繼續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天時地利綠色奧運。2015年7月31日,北京攜手張家口獲得2022年第24屆冬季奧林比克運動會主辦權。冬奧會舉辦城市選址從氣溫、降雪、地形及社會經濟等因素綜合考慮。冬奧會的競賽項目主要是冰雪運動,雪上運動在海拔較高、降雪充足的山地進行,冰上運動大多在室內場館進行,北京冬奧會可充分利用2008年奧運會的運動場館。閱讀材料及歷屆冬奧會舉辦地分布示意圖,回答問題。
【1】根據圖中信息,歷屆冬奧會舉辦地集中分布的大洲是_________,從經濟發展水平看,歷屆冬奧會舉辦地集中在____________(填“發達”或者“發展中”)國家。
【2】根據圖中信息,從氣溫對冬奧會舉辦城市選址的影響看,歷屆冬奧會舉辦城市1月平均氣溫處于_______________(填“-10℃~0℃”或“0℃~10℃”),從地形、降雪對冬奧會舉辦城市選址的影響看,歷屆冬奧會舉辦城市集中分布的山脈是_______________。
【3】根據材料信息,北京、張家口兩地適合開展雪上運動的是___________。
【4】根據氣象資料,北京年降水量572毫米、張家口年降水量404毫米,據圖中信息,說明北京年降水量比張家口多的主要因素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地形類型構成比例餅狀圖”,回答下列問題。
【1】A代表的地形類型是
A.山地
B.盆地
C.高原
D.平原
【2】圖中A、B、C所代表的三種地形類型約占全國總面積的2/3。關于這一地形特征對我國影響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利于大規模發展種植業②利于基礎設施建設⑧在林業、牧業等方面具有優勢④在旅游業、采礦業等方面具有優勢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圖文資料,回答問題.2015年6月1日,從南京駛往重慶的“東方之星”游輪突遇龍卷風,在長江湖北荊江段傾覆.
(1)長江發源于______山脈,曲折東流注入______海.長江因______價值高,被譽為“黃金水道”.
(2)“東方之星”游輪傾覆地點位于______省境內的長江______游河段,這里江寬水深不利于救援工作.
(3)救援期間,該地區正處于______(夏季氣候特點)的季節,使得長江______上漲,流量增大.為此,國家對長江干流上目前最大的______水利樞紐進行了三次調度,減少出庫流量,為救援創造了有利條件.
(4)渾濁的江水也給救援帶來困難,這表明長江______(水文特征)較大,主要是由于長江中上游地區植被破壞帶來嚴重的______(生態問題)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