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示陰影部分是
A. 黃土高原 B. 內蒙古高原 C. 青藏高原 D. 云貴高原
【2】有關該區域的說法,正確的是
A. 位于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南方地區
B. 蒙古包是這里特有的傳統民居
C. 這里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D. 為了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必須陡坡開荒,增加糧食產量
【3】針對黃土高原地表現狀,應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①植樹種草,增加植被覆蓋率 ②合理安排生產活動,退耕還林還草 ③杜絕放牧,禁止發展畜牧業 ④整修梯田,修筑擋土壩等工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
【1】A
【2】C
【3】C
【解析】本題組考查黃土高原范圍、傳統民居和黃土高原的開發和治理。
【1】 據圖可知,陰影部分位于太行山以西、烏鞘嶺以東;秦嶺以北,長城以南,故其為黃土高原。故選A。
【2】黃土高原位于北方地區,這里特有的傳統民居是窯洞,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陡坡開荒,會加劇水土流失。故選C。
【3】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地表形態為千溝萬壑、支離破碎。防治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有工程措施、農業技術措施和生物措施,具體措施是在平坦的黃土塬地區合理安排生產活動,發展生態農牧業、節水農業。在緩坡修建水平梯田。在溝里建壩攔蓄泥沙,打壩淤地。在陡坡植樹造林、種草以保持水土等。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有了顯著改善。故選C。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相關問題
(1)島嶼:A B
(2)瀕臨海洋:甲 洋 乙 海
(3)日本工業主要集中在 沿岸和 沿岸的狹長地帶。
(4)日本在民族構成中, 民族占絕對優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面關于甲地敘述正確的是( )
A.該地地表特征是地形崎嶇,石灰巖廣布
B.甲地位于農耕區向牧區過波的地帶
C.造成甲地水土流失嚴重的自然原因是過度放牧,亂墾濫伐
D.本區特大型煤礦有山西的神府、陽泉、平朔,陜西的大同等地
【2】下列說法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 )
① 山脈②是秦嶺,是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線
② 山脈①是昆侖山,其北側是塔里木盆地,南側是青藏高原·
③ B所在地理區域的地形以山地和高原為主
④ A所在的地理區域有新疆牧區和內蒙古牧區,其中內蒙古牧區的優良畜種是伊犁馬
⑤ C所在的地理區域主要位于亞熱帶,農作物的熟制是一年兩熟至三熟,主要的水果是蘋果
⑥ D所在的地理區域主要的糧食作物是青稞,主食是糌粑,少數民族主要是藏族
⑦ A所在的地理區域自然環撓特征是干旱,多種原因導致本區土地荒漠化日趨嚴重
⑧ D所在的地理區域太陽能資源豐富,拉薩被稱為“日光城”,太陽輻射強,熱量充足
⑨ 虛線③是我國人口地理分界線,該線以西人口密集,該線以東人口稀疏
⑩ B所在的地理區域形成了許多重要的工業城市,并擁有京津唐和遼中南兩大工業基地
A.①⑤⑥⑦⑧B.②③④⑧⑨C.①②⑥⑦⑧D.①②⑥⑦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東南亞部分地區示意圖”,回答
(1)A為 半島,該半島山脈河流分布特點為 。
(2)圖中河流①為 ,沿岸及沿海平原是東南亞主要糧食作物 的分布區,氣候為 ,利于農業發展。
(3)圖中M海峽為 ,該海峽位于C 半島和 D 島之間,是東南亞的咽喉地帶,被日本稱為“海上生命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長江沿江地帶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上游可以大力發展內河航運業
B.下游水能豐富,水電業發達
C.上游段毀林開荒,陡坡墾殖,水土流失嚴重
D.上游地區洪澇災害頻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亞洲的河流大多發源于亞洲中部,呈放射狀流入四周的海洋,主要原因是( )
A.亞洲四周瀕臨 B.亞洲地形呈放射狀
C.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 D.亞洲氣候濕潤,降水豐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非洲自然地理特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地形以高原為主,有“高原大陸”之稱
B.大部分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有“熱帶大陸”之稱
C.地勢西北高.東南低
D.該大洲最高山峰是乞力馬扎羅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