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臺灣省略圖”和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2014年12月12日,國務院決定設立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福建自貿區著重進一步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帶動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發展。
(1)臺灣北臨海,釣魚島是我國固有的領土。它位于臺灣島的方向。
(2)臺灣的種植業主要分布在。臺灣因物產豐富而享有盛譽,請寫出臺灣的兩個美稱:。
(3)臺灣的鐵路線大致呈狀分布。
(4)在兩岸經濟臺作中,與其他省區相比,福建具有的獨特優勢條件是。
【答案】
(1)東;東北
(2)西部;東方甜島、海上米倉、水果之鄉、蘭花之鄉、植物王國等(任選2個即可)
(3)環
(4)距離臺灣近,臺灣島的居民很多是福建移民的后代,文化相近等
【解析】讀圖分析可知:(1)臺灣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北臨東海,南臨南海;釣魚島是我國固有的領土,它位于臺灣島的東北方向。(2)臺灣島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積占全部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臺灣省西部地區以平原為主。臺灣的種植業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區。臺灣盛產甘蔗,有“東方甜島”之稱;臺灣盛產香蕉菠蘿等,有“水果之鄉”之稱;臺灣盛產稻米,有“海上米倉”之稱;臺灣的森林面積廣闊,有“森林之海”之稱;臺灣的植物種類繁多,有“天然植物園”之稱;臺灣盛產海鹽,有“東南鹽庫”之稱。(3)臺灣島內交通運輸發達,環島建有電氣化鐵路和高速公路,臺灣鐵路、公路環島建設的原因是臺灣四周地形平坦,多平原。(4)在兩岸經濟合作中,與其他省區相比,福建具有的獨特優勢條件是距離臺灣近,臺灣的居民很多是福建移民的后代,文化相近等。
故答案為:(1)東;東北;(2)西部;東方甜島;水果之鄉;(3)環;(4)距離臺灣近,臺灣的居民很多是福建移民的后代,文化相近等。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地景觀圖”,回答以下問題。
(1)圖甲中的建筑形式反映當地的氣候特征是( )
A.氣候干早
B.高溫潮溫
C.溫暖濕潤
D.寒冷干燥
(2)憑借得天獨厚的位置優勢和資源優勢,本區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是( )
A.種植業
B.制造業
C.旅游業
D.采礦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隨著港珠澳大橋的建成通車,為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國家將粵港澳大灣區上升為國家級區域戰略,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是泛珠江經濟協作區規劃的升級,粵港澳大灣區將成為引領中國經濟發展的引擎。下列有關粵港灣大灣區成為引領我國經濟發展引擎的主要條件,錯誤的是( )
A. 粵港澳地區依托發達的高速鐵路或高速公路
B. 粵港澳地區有優良港灣,對外經貿合作便利
C. 粵港澳地區通過發達的水路交通網,能帶動廣闊經濟腹地(泛珠江流城)的發展
D. 粵港澳地區工業發達,第二產業比重高,資金雄厚,引領經濟發展的能力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三江源指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區,被譽為“中華水塔”。讀三江源示意圖,完成以下問題。
(1)“中華水塔”河水豐盈的時期,最可能在(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三江源地區( )
A.傣族兒女載歌載舞
B.綠草如茵,人口稠密
C.雪山連綿,冰川廣布
D.山高谷深,一山有四季
(3)今后,該地區應( )
A.增加農田面積
B.加強生態建設
C.大力開發水源
D.擴大牧場規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海上絲綢之路示意圖”和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2017年5月14日在北京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為讓學生在生活中感知地理,某中學在高峰論壇召開之際組織學生重走“海上絲綢之路”,對其經過的地區進行了詳細考察。
(1)“海上絲綢之路”東起我國福建省泉州市,由東向西延伸,途徑亞洲南部的①②③三大半島,其中世界最大半島是(填序號)。
(2)①半島的山脈和河流的分布特征是。
(3)5月20日考察小組穿越甲海峽,來到②半島的城市加爾各答,該城市附近廣泛種植亞麻,形成了印度最大的工業中心。
(4)5月29日考察小組來到了③半島,發現該半島資源非常匱乏,但是有豐富的資源,這種資源主要是分布在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