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圖回答問題。
(1)四大地理區域A、B分界線確定主導因素是__________,B區域的位置位于________以東;該區域農作物熟制___________。A區域的自然特征_________;A省的簡稱_______,該省的氣候特點_________,該省區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_____________。
(2)①地區山河分布特點____________;②直轄市的主要地形類型是_____________;③地區傳統民居為____________,⑦春季出現的氣象災害是_____________,分析其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___________。
(3)④地區的范圍__________________;⑤特別行政區地區主要的氣候類型____________;⑤特別行政區與祖國內地的經濟合作是優勢互補,互惠互利,而且是“前店后廠”的合作模式,請問⑤的優勢有____________。⑥省區的_______資源比較豐富(至少寫兩種),屬于_____________經濟。分析造成a地區比b地區冬季溫暖的地形原因____________。
【答案】氣候(氣溫、降水) 青藏高原、大興安嶺 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 濕熱 贛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濕潤 ①植樹種草 ②緩坡建梯田(坡腳建擋土壩,打壩淤地)③退耕還林還草等 山環水繞,沃野千里 以平原、山地為主 窯洞 春旱 春季降水少,氣溫回升快,蒸發量大,人口密集,工農業發達需水量大人們生活用水多 包括江蘇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上海市 亞熱帶季風氣候 資金、技術、信息、管理經驗 森林(礦產、水產、水能) 外向型(進口-加工-出口型) a地區是四川盆地,周圍有高大的山脈,對南下的冬季風有阻擋作用,而b地區北部沒有高大山脈,冬季風可以長驅南下,所以a地區比b地區冬季溫暖
【解析】
在中國地圖上,把秦嶺-淮河線、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和青藏高原邊緣線這三條重要的地理界線結合起來,并根據實際情況作一定的調整,就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B北方地區、A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讀圖可知,(1)圖中A南方地區和B北方地區的分界線是我國一條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線,它和1月0℃等溫線、800毫米等降水量線的分布最接近,因此確定該界線的主導因素是氣候,B北方地區位于青藏高原、大興安嶺以東,農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A南方地區氣候濕熱。依據輪廓圖可知,圖中A是江西省,簡稱:贛,該省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濕潤,地形以丘陵為主,可以采、僦矘浞N草 ②緩坡建梯田(坡腳建擋土壩,打壩淤地)③退耕還林還草等措施治理該省的水土流失問題。
(2)圖中①東北地區,一般用“山環水繞,沃野千里”來描述該地區的山河大勢;②北京市的地形以平原、山地為主;③黃土高原地區傳統民居為窯洞,⑦位于華北平原,春季降水少,氣溫回升快,蒸發量大,人口密集,工農業發達需水量大人們生活用水多,易發生春旱。
(3)圖中④是長江三角洲地區,包括江蘇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上海市;⑤香港特別行政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香港充分利用資金、技術、信息、管理經驗等優勢與祖國內地經濟相互合作,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形成“前店后廠”的合作模式。⑥臺灣省的森林、礦產、水能等資源豐富,屬于外向型經濟。a地區是四川盆地,周圍有高大的山脈,對南下的冬季風有阻擋作用,而b地區北部沒有高大山脈,冬季風可以長驅南下,所以a地區比b地區冬季溫暖。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9年是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成立30周年。下圖為該組織成員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APEC成員
A.遍布六大洲
B.均為發達國家
C.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D.包括中、美、俄、英、法等國
【2】圖中APEC成員所在大洲
A.①人口眾多,所以各平原都成為重要人口聚居地
B.②島嶼眾多,多珊瑚島,受全球變暖影響,很多島嶼面臨被淹沒的危險
C.③緯度跨度大,地勢中部低四周高,東西沿海地區氣候呈狹長分布
D.④位于南半球,多為發展中國家或地區,使用英語人數眾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我國降水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年降水量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減少
B.各地區降水量差異很小
C.大部分地區的降水多集中在11—12月
D.各地區降水量的年際變化不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關于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產業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A.發達國家第三產業發達,占比達60%以上
B.發展中國家第三產業發達,占比達50%以上
C.發達國家第一產業落后,農業現代化水平低
D.發展中國家三次產業占比均衡,說明產業結構合理
【2】下列國家中第三產業發達的是
A.中國B.美國C.巴西D.印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