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我國最早建立的高新技術開發試驗區位于( )
A.遼中南地區 B.京津唐地區
C.滬寧杭地區 D.珠江三角洲地區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領導人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兩大倡議,被合稱為“一帶一路”.閱讀材料和圖1、圖2,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幾千年的絲綢之路,在當今被賦予了全新的內涵.建設“新絲綢之路”的初衷是通過這條連接亞歐兩大陸、輻射30多個國家的大動脈促進國際貿易.隨著經濟全球化,特別是中國經濟的騰飛,中國與中亞國家、歐洲國家之間的往來在廣度和深度上都有了空前發展.“絲綢之路經濟帶”是在古絲綢之路基礎上形成的經濟發展區域,即第二亞歐大陸橋為主的北線;“海上絲綢之路”則是曾經取代陸路而成為中外貿易交流的主通道.
材料二:國家發改委和外交部舉行的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座談會上,有西北5省、西南4省市以及東部5省參加.西北五省包括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西南四省市包括重慶、四川、云南、廣西.東部五省為江蘇、浙江、廣東、福建、海南,這五省主要涉及到海上絲綢之路.
(1)材料中的“一帶一路”指的是 和 .
(2)絲綢之路經濟帶涉及的省區地跨了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 個地區.發展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首先得發展交通運輸業,你認為該經濟帶最適宜發展的交通運輸方式是 運輸.該經濟帶東起中國西安,下列與西安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選擇填空)
A.西安是山西省行政中心 B.西安到烏魯木齊的鐵路是隴海線
C.西安主要位于華北平原 D.秦始皇陵兵馬俑就位于古都西安
(3)“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主要位于 (填字母)地區沿海.包括我國東部五省,簡稱分別為 、浙、粵、閩、 ,我國通過這條海上絲綢之路可以到達東南亞、西亞、南亞、非洲和歐洲西部,加強了亞太地區和亞歐各國的經濟聯系.
(4)圖2中,四幅氣溫曲線降水量柱狀圖表示圖1中D地區的是 (填序號),判斷的主要依據是該地區的 (氣溫、降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1】序號①附近的箭頭表示的是
A. 洋流 B. 太陽光線 C. 西風 D. 降水
【2】序號②代表的大洋是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3】當濰坊處于寒冷季節時,③地點氣候特點是
A. 寒冷干燥 B. 炎熱干燥 C. 溫和多雨 D. 為濕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大陸漂移和板塊運動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學說
B.巖石圈是由六大板塊和若干小板塊聯合而成
C.以海洋為主的板塊是印度洋板塊
D.板塊交界處地殼比較穩定,板塊內部比較活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喜馬拉雅山脈形成原因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發生碰撞運動形成
B.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發生張裂運動形成
C.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發生碰撞運動形成
D.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發生張裂運動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