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新疆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A是我國最長的內流河,它是河。
(2)B是盆地;資源豐富,為了緩解我國東部地區的能源供應緊張局面,國家對這里實施了工程。
(3)由于氣候干旱,新疆人民發展了富有特色的(河谷、綠洲)農業;本地農業生產的有利條件是、 , 特色農產品有。(任寫一種)
(4)寫出鐵路線C為線,它是第二亞歐大陸橋的一部分。
【答案】
(1)塔里木
(2)塔里木;油氣;西氣東輸
(3)綠洲;日照時數多;晝夜溫差大;葡萄
(4)蘭新
【解析】(1)A塔里木河全長2 176千米,是我國最長的內流河。這條河流位于我國干旱地區,流經塔里木盆地北部。河流的水源主要來自北部天山和南部昆侖山的冰雪融水。(2)我國西部地區蘊藏著22.4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資源,每年可向東部地區輸氣120億立方米,并可穩定供氣30年。西氣東輸工程將鋪設兩條直徑1.5米的主干輸氣管道,西起新疆B塔里木的輪南氣田,往東直通南京、上海,成為橫貫中國的能源大動脈。(3)新疆氣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發展農業。在天山山麓及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的邊緣,分布著較多的綠洲農業區。由于日照時數多,晝夜溫差大,有利于長絨棉、甜菜、小麥等農作物的生長,杏、桃、梨、葡萄、哈密瓜等水果蜚聲中外。(4)第二亞歐大陸橋是連接亞洲與歐洲的鐵路大動脈,中國境內由隴海、C蘭新、北疆鐵路組成,在新疆阿拉山口與哈薩克斯坦的鐵路對接。
所以答案是:(1)塔里木;(2)塔里木;油氣;西氣東輸;(3)綠洲;日照時數多;晝夜溫差大;葡萄;(4)蘭新。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美國和歐洲西部地區地形、氣候圖,完成下列問題。
(1)美國地形分布特征是 ;
歐洲西部地勢特征是。
(2)A是山脈;B河;C是(海洋)
(3)家住美國芝加哥的John先生去英國倫敦旅游,發現當地人飲食習慣與家鄉一樣,這說明兩地區農業都以是業為主,分析其形成的共同的社會經濟因素是。
(4)請結合圖上信息分析美國發展農業的有利自然條件。(至少兩方面)
(5)歐洲西部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廣泛,而北美洲溫帶海洋性氣候只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區的南北狹長地帶,簡述造成這種差異的地形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開封地上河示意圖”,結合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各題。
【1】【1】此景觀位于黃河的( )
A. 上游 B. 中游 C. 下游 D. 中上游
【2】【2】這個河段沉積的大量泥沙主要來源于( )
A. 青藏高原 B. 黃土高原 C. 內蒙古高原 D. 云貴高原
【3】【3】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一條河,針對泥沙的來源,治理的根本措施是( )
A. 上游修建水庫 B. 下游加固大堤
C. 中游搞好水土保持 D. 興建蓄洪分洪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聚落和氣溫曲線降水柱狀圖完成問題。
(1)與C圖所示的聚落景觀相對應的多年平均氣溫曲線—降水柱狀圖是_____圖,說明判斷理由。(不少于2點)
(2)A圖所示地區氣候類型是___,從衣、食、行和生產部門等方面中任選兩方面,說明A圖附近地區的傳統文化特色及其地理成因。(不少于4點)
(3)B圖可能位于我國四大分區中的___地區,說明該氣候條件下發展種植業的優勢和不足。(不少于兩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四大地理分區圖,回答問題。
(1)①為平原,位于我國地勢第級階梯。
(2)北方地區有我國著名的重工業基地是 , 中心城市有沈陽、大連、鞍山、本溪。
(3)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山脈名稱:A , 該山脈所在界限大致與1月等溫線吻合,大致與mm等降水量線最接近。
(4)②為高原,該高原存在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是 , 請簡要分析該生態環境問題形成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甲、乙兩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A、B所代表的區域,表示季風區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2)讀圖乙,分析影響我國的夏季風主要來自_________(填“海洋”或“陸地”),下列符合夏季風的描述是_________ (填下列選項字母)。
A、帶來寒冷干燥氣流 B、帶來溫暖濕潤氣流
(3)夏季風難以到達B區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圖甲中,A地所在位置為_______氣候,B地所在位置為_______氣候。
(5)北京為_________氣候,氣候特征是冬季_________,夏季_________。其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主要影響因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