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是我國南方某區域等高線圖(單位:米),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假設甲處瀑布落差30米,則乙村莊和圖中山峰的相對高度可能是( )
A. 310米 B. 340米 C. 360米 D. 380米
【2】圖中代號①②③④四地最適宜開墾梯田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
【1】 C
【2】 D
【解析】
試題
【1】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幾條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線重合處為陡崖;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度較平緩,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度較陡.
解:讀圖可知,該圖的等高距是50米,圖中甲、乙的海拔在50米到100米之間,而甲處瀑布的落差30米,因此乙處海拔在50米到70米之間.圖中山峰的海拔425米,乙處與山峰的相對高度最大值小于425米﹣50米=375米,最小值大于425米﹣70米=355米,即相對高度在355米到375米之間.根據題意.
故選:C.
【2】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出凸為山谷;幾條海拔不同的等高線重合處為陡崖.
解:讀圖可知,圖中代號①②③④四地中,只有④地等高線稀疏,坡度平緩,且海拔低于200米,為平原;最適宜開墾梯田.故選項D符合題意.
故選:D.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臺灣的相關資料,你認為符合事實的是
A. 居民多為高山族 B. 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
C. 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 D. 森林覆蓋率高,生物資源豐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我國地理事物敘述正確的是( )
①地勢東高西低,呈階梯狀分布
②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
③領土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④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占有量位居世界前列
⑤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超強臺風“天兔”登陸后移動路徑圖(如圖),完成以下問題。
【1】有關“天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圖中臺風中心位于汕尾與惠州的交界處 B. 受本次臺風影響最大的是汕尾市
C. 深圳、東莞不受本次臺風的影響 D. 臺風運行方向大致由東南向西北
【2】臺風可能帶來的危害有( )
①洪澇災害
②地質災害
③財產損失
④緩解旱情。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主要氣象災害分布圖,讀圖并聯系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讀圖我國臺風災害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區,臺風主要發生在夏季,根據臺風移動路徑可以推測我國夏季風的主要風向是________,干旱災害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區,洪澇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區。
(2)我國洪澇區的形成一方面是該區年降水量________(大/小),且雨季較________(長/短);另一方面該區地形以________為主。
(3)人們常說“禍不單行”,氣象災害和地質災害往往相伴發生,想想看臺風、洪水會引發滑坡、________等地質災害,尤其是西南地區多山,坡陡,相對________大,降水多________,所以這些地區易發生以上地質災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經緯網,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點的經緯度正確的是
A.(20E,20N)
B.(20E,20S)
C.(20W,20N)
D.(20W,20S)
【2】有關圖中A、B、C三地的說法正確的是
A.A地位于南半球
B.B地位于A地西南方
C.B地位于東西半球分界線上
D.C地處于熱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從北到南,從西到東,不知從哪天起,秋的畫卷如火如荼次第展開,轉眼間就醉了大半個中國。下圖是《中國國家地理》編輯社策劃的“三縱一橫”四條路線尋訪秋天。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四條尋秋路線中,跨越了我國三級階梯的是( )
A. 路線I B. 路線Ⅱ C. 路線Ⅲ D. 路線Ⅳ
【2】沿路線Ⅳ尋秋的攝影師,到達甲地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
A. 大漠孤煙直 B. 小橋、流水、人家
C. 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D.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3】丙地的特色農產品是( )
A. 茶葉 B. 哈密瓜、棉花 C. 青稞 D. 天然橡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