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青藏高原海拔較低的地區,分布著 農業,主要農作物有 、小麥等.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六大板塊示意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所表示的板塊名稱
A. 板塊; B. 板塊;
C. 板塊; D. 板塊;
(2)六大板塊中,幾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板塊。
(3)現代測量表明,目前地中海的面積在不斷縮小,其自然原因是( )
A.歐亞板塊與非洲板塊發生碰撞擠壓 B.該地區近年蒸發旺盛,海水明顯減少
C.南歐臨海國家大量圍海造陸 D.地中海的地殼在不斷下沉
經科學測量,顯示喜馬拉雅山脈現在還在不斷長高,就喜馬拉雅山脈的形成原因,請你用板塊構造學說加以解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1月3日,山東省大部分地區出現重度以上霧霾天氣,山東省氣象臺將霾橙色預警信號升級為霾紅色預警信號,成為山東今年發布的首個霾紅色預警。結合材料,回答下列各題。
下列人類活動中,有利于改善霧霾天氣環境質量的是( )
A. 排放工業廢氣 B. 植樹造林
C. 工業建設中粉塵的產生 D. 生活垃圾的焚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我國西部大開發的戰略中,“保護天然林”和“退耕還林(草)”是兩項重要內容,采取這兩項措施的首要目標是( )
A. 發展畜牧業 B. 增加木材產量 C. 開展生態旅游 D. 改善生態環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在世界人口和耕地中所占百分比圖”和“今后我國人口和耕地發展的可能趨勢圖”(如圖),回答下列問題.
(1)目前我國以占世界%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的人口,被認為是世界一大奇跡.
(2)今后我國人口發展的可能趨勢是 , 人均耕地變化的可能趨勢是 .
(3)造成我國人均耕地這種變化趨勢的主要原因有 .
(4)目前國家對解決上述問題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在人口方面,把實行“”作為一項基本國策;在土地方面基本的土地政策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我國長江三角洲、環渤海、西南和西北地區三種貨運方式占全國的比重(%)示意圖,據此完成回答下題.
(1)下列有關四地區交通條件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長江三角洲河網密布,河運條件優越
B.環渤海地形平坦,鐵路網密集
C.蘭新﹣﹣隴海鐵路方便了西北與東部的聯系
D.公路運輸靈活便捷,在地勢低平的西南大有作為
(2)甲乙丙丁與四地區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A.甲﹣﹣西北地區
B.乙﹣﹣長江三角洲
C.丙﹣﹣環渤海地區
D.丁﹣﹣西南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東南亞地圖”,完成下列問題:
(1) 圖中A處為著名的 ▲ 海峽,它位于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是連接太平洋與 ▲ 洋的海上通道。
(2)圖中的航線①從我國沿海出發,經過該海峽后,向西往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 ▲ 運河,可到達地中海(B處)。
(3)圖中航線③表示,大型輪船不能通過航線①,只能繞道非洲南端 ▲ 到 ▲ 和北美各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黃河流域略圖”,點評回答問題.
(1)圖中祁連山的走向是 , 它是第級階梯和第級階梯的分界線.
(2)圖中甲地分布有我國最大的湖泊是;乙是(海洋).
(3)圖中①和②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區,它們因得益于黃河水的灌溉而成為“塞上江南”,其中①是平原,②是平原.
(4)為了解決北方缺水問題,我國正在實施的跨流域調水工程是 , 該工程的東線(如圖所示)主要是滿足、等城市的用水需求.
(5)圖中蘭州、西安、鄭州、濟南等四個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是 .
(6)結合所學知識,簡述黃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