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當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7%,即進入老年型社會。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中國進入老年型社會的年份是
A. 1990 B. 2000 C. 2010 D. 2020
【2】為緩解中國人口老齡化,政府提出的措施是
A. 取消計劃生育政策 B. 鼓勵向海外移民
C. 加快城市化進程 D. “全面二孩”政策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四幅圖中,按A在B的方向排序,正確的是( )
A. 西北、東北、西南、西北 B. 西南、東北、西北、西北
C. 東南、正西、西南、東北 D. 東北、西北、西北、西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春節期間外出旅游,體驗“美麗中國之旅”,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春節期間,廣州已是繁花似錦,春意盎然.但小明到達哈爾濱后,發現這里仍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這說明我國冬季氣溫的分布特點是 。
(2)從哈爾濱到酒泉到烏魯木齊,小明看到的自然景觀呈現出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變化,請分析出現這種變化的原因
。
(3)從烏魯木齊-拉薩-廣州,小明依次穿越的這三個城市分別屬于我國地勢三階梯中的第________、第________、第________階梯。
(4)丙地所在區域屬于 氣候,這里還有中國最長的內流河-________河,水源主要來自于 ,受 的影響,夏季形成汛期,冬季形成枯水期。
(5)甲地的作物熟制 ,這里盛產的主要糧食作物是 ;乙地主要屬于 (干濕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季風進退與雨帶推移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A線表示 的分界線,B線表示 的分界線。
(2)圖中C、D、E三線表示我國雨帶移動多年平均位置,表示6月份的是________線。當我國雨帶推移到C位置時,長江流域出現________天氣。當雨帶推移至D位置時,長江流域出現________天氣。
(3)我國夏季風進退的快慢與 有關,雨帶的降雨類型屬 雨。
(4)下列有關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正確敘述是 。
A.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均分布在季風區
B.非季風區主要分布在我國地勢的第一級階梯上
C.季風區既受冬季風影響,又受夏季風影響
D. 非季風區既不受冬季風影響,也不受夏季風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揚州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歷史文化博大厚重。如圖為“揚州大明寺內的某紀念堂”。該紀念堂是建筑家梁思成仿照日本招提寺而設計體現中日文化互相交融的特點。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揚州市地形地勢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群山環抱,冰川廣布B.崇山峻嶺,地表崎嶇
C.平原廣闊,地勢低平D.高原坦蕩,荒漠廣布
【2】揚州市的氣候類型是( 。
A.亞熱帶季風氣候B.溫帶海洋性氣候
C.溫帶大陸性氣候D.地中海氣候
【3】貫穿揚州市南北且已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河流是( 。
A.長江B.淮河C.京杭運河D.通揚運河
【4】該紀念堂紀念的傳播盛唐文化的使者是( 。
A.馬可波羅B.崔志遠C.普哈丁D.鑒真
【5】外地的客人想在揚州游覽國家 AAAAA級風景區,你推薦的景區是( 。
A.蜀岡一瘦西湖風景區B.高郵龍虬莊遺址
C.儀征捺山地質公園D.寶應縱棹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我國四個省區的輪廓,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四省是黃河流經的省區,其中黃河上游流經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①、②、③、④各省區對應的簡稱,正確的是
A. ①——甘,②——遼,③——晉,④——陜
B. ①——寧,②——魯,③——豫,④——陜
C. ①——甘,②——魯,③——晉,④——陜
D. ①——寧,②——遼,③——豫,④——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大興安嶺東西兩側的地形區剖面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甲側自①到③的自然景觀依次為( 。
A. 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B. 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C. 荒漠草原—草原—荒漠 D. 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造成③地區“干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澗水東流復向西 B. 大漠孤煙直
C. 一山有四季 D. 春風不度玉門關
【3】有關圖中乙地特征敘述正確的是( )
A. 受土壤限制只宜種植水稻 B. 受氣候限制農作物一年一熟
C. 受地形限制只宜發展畜牧業 D. 受市場限制只宜種植甘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點屬于中緯度地區的是:()
A. 經度0°,緯度0° B. 東經160°,緯度50° C. 西經20°,緯度10° D. 東經180°,緯度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