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6月至7月,某探險隊沿①到④線路進行了為期一個多月的地理探險考察,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沿途隊員們發現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區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途中探險隊員們曾遭遇“狂風暴雨”的天氣,這個地點最有可能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經緯網示意圖.完成下列內容
(1)寫出A、B兩點的經緯度.
A( , );
B( , )
(2)判斷A點的半球位置:從南、北半球看,A點位于半球;從東、西半球看,A點位于半球.
(3)A點在B點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中學開展“關愛母親河”綜合實踐活動,活動小組通過數據分析、實地考察、實驗探究等活動,對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問題進行調查研究。
黃河各段監測水土流失數據表: | |||||
黃河沿岸監測點 | 蘭州 | 河口 | 龍門 | 陜縣 | 利津 |
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 3.48 | 6.67 | 33.3 | 37.7 | 24.7 |
年平均輸沙量/億噸 | 1.19 | 1.67 | 11.2 | 16.0 | 11.5 |
(1)數據分析 黃河流經游的黃土高原,含沙量明顯增加。
原因:黃土高原土層(疏松或堅實),植被 , 一遇暴雨,大量泥沙與雨水一起匯入黃河。
(2)實地考察 黃河下游素有“”之稱。原因:黃河進入下游平原,河道變寬,坡度變緩,河水流速(加快或減慢),攜帶的泥沙沉積下來,使河床逐漸 (升高或降低),易發生災害。
(3)實驗探究 水土流失與地表植被的關系。讀下圖,
甲、乙、丙中沙土最多的是。
結論: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因此,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生物措施: 。
(4)黃土高原上分布廣泛的三種黃土地貌是黃土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分別找出年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地區
世界降水量最多的地區是;世界降水量最少的地區是。
(2)B、D兩地相比,地降水多;地降水少。
(3)由C地到E地降水量的變化是 , F地降水量比E地。
(4)南、北美洲西部的一些地區年降水量較多,這與什么因素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分析回答:
(1)界線A太行山脈為階梯分界線,其東側為平原,降水量在毫米以上,屬于干濕地區中的地區.
(2)界線C大致與1月等溫線相吻合,是我國溫度帶中和的重要分界線.
(3)B也是我國的階梯分界線,自西北向東南依次為、祁連山、 . 圖中的④地是我國季氣溫最低的地區,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