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西北地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①②地區的主要地形是
A. 丘陵山地 B. 平原 C. 盆地 D. 高原
【2】圖中③地區的主要少數民族是
A. 維吾爾族 B. 蒙古族 C. 滿族 D. 朝鮮族
【3】ABCD四地中,與詩句“風吹草低見牛羊”最相符的是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4】下列對②地區自然環境特征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 氣候干旱,沙漠面積廣布 B. 河水的主要來源是高山積雪融水
C. 終年炎熱,蒸發強,水資源缺乏 D. 晝夜溫差大,農作物品質高
【答案】
【1】C
【2】B
【3】A
【4】C
【解析】
【1】讀圖可知,圖中①②地區的主要地形區是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所以圖中①②地區的主要地形是盆地,故答案選C。
【2】讀圖可知,圖中③地區是內蒙古高原,內蒙古高原的主要少數民族是蒙古族,故答案選B。
【3】讀圖可知,A是內蒙古高原,B是寧夏平原,C是河西走廊,D是塔里木盆地;與詩句“風吹草低見牛羊”最相符的內蒙古高原,故答案選A。
【4】讀圖可知,②地區是塔里木盆地,氣候干旱,沙漠面積廣布;河水的主要來源是高山積雪融水;晝夜溫差大,農作物品質高;故答案選C。
該題主要考查的是西北地區的地理位置,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讀圖分析問題的能力。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帶一路”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海上絲綢之路大宗貨物運輸最重要的方式分別是( )
A. 鐵路和海運 B. 公路和海運
C. 管道和航空 D. 鐵路和河運
【2】在海上絲綢之路上( )
A. ①是直布羅陀海峽,連接印度洋與大西洋
B. ②是蘇伊士運河,溝通印度洋與紅海
C. ③是馬六甲海峽,連通太平洋與印度洋
D. ④是臺灣海峽,連接黃海與東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非洲某些國家的主要商品占本國出口商品總額的百分比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所示非洲各國的主要商品屬于( )
A. 農業產品 B. 初級產品 C. 工業制造品 D. 工礦產品
【2】圖中所示非洲各國的主要商品占本國出口商品總額的最小百分比是( )
A. 92% B. 40% C. 60% D. 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部分區域圖”,據有關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鄰國C是 ,海域B是 。
(2)省區E的行政中心是 ,與圖中陰影省區相鄰的自治區有 個,其中省區F的全稱是 。
(3)和省區E相比,省區D的人口密度相對 (較大或較小)。
(4)鄂爾多斯所在的省區A簡稱是 , 大會是草原兒女的盛大節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在外出旅游或看電視時,我們會發現,我國許多地方都有獨具特色的傳統服飾、飲食、民居和交通運輸方式。它們不僅體現了當地的歷史積淀,也反映了當地的自然環境特點。根據材料及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平遙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平遙縣內,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同時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和國家5A級旅游景區。
材料二:傣族傳統服飾女子一般穿絲綢縫制的窄袖短衣和筒裙;男子一般穿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穿肥大的長褲。
(1)山西平遙古城位于河谷平原地區,地形平坦開闊,建筑分布_____________(集中/分散)。當地屋頂坡度________(較小/較大),這種特點與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是___________。
(2)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56個民族共同組成了統一和諧的大家庭。傣族在我國集中分布的省級行政區是( )
A. 云南 B. 海南 C. 寧夏 D. 遼寧
(3)不同地區人們生活的自然環境不同,氣候、物產等對其服飾的材質、樣式、色彩都有深刻的影響,簡述傣族的傳統服飾與當地自然環境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地球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地球的自轉產生了晝夜現象
B.地球圍繞太陽的公轉引起了四季變化
C.地球的自轉引起了晝夜長短的變化
D.地球的公轉引起晝夜交替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______,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
A.《關于深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
B.《關于深化中小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
C.《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
D.《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積極創新的意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