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湖泊不是淡水湖的是( )
A.洞庭湖B.鄱陽湖C.青海湖D..太湖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詩詞大會》是央視首檔全民參與的詩詞節目, 許多詩句都與地理現象息息相關。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下列詩句中,描述氣候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B.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C.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D.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2】“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影響桃花盛開時間的主要因素是( )
A.地球的形狀B.海陸位置C.地形D.緯度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霧霾是特定氣候條件與人類活動相互作用的結果.高密度人口的經濟及社會活動必然會排放大量細顆粒物(PM2.5),此時如果受特定天氣影響,極易出現大范圍的霧霾。
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霧霾常出現于( )
A.鄉村B.城市
C.自然風景區D.文化旅游區
【2】關于霧霾的正確說法是( )
A.工業生產必然形成霧霾B.大風降溫會加重霧霾
C.機動車限號可消除霧霾D.冬季采暖會加重霧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南水北調中線將于 2014 年汛后向北 京市供水。據此完成成下列各題。
【1】實施南水北調工程主要是因為我國南、北方( )
A.地形差異較大B.礦產資源分布不均勻
C.地域開放程度不同D.水資源供需不平衡
【2】南水北調給北京市帶來的影響有( )
①緩解用水緊張 ②消除水污染
③利于經濟發展 ④改善能源結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據新華社2017年1月30日報道,我國陸域可燃冰開采技術獲得突破,可燃冰分布與深海沉積物和陸域永久凍土中,污染遠小于煤,石油,天然氣,且能量高。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下列地形區,可能找到可燃冰的是( )
①青藏高原 ②南海海底 ③長江中下游平原 ④珠江入海口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我國陸域可燃冰開采技術獲得突破,說明我國( )
A.資源短缺問題得到解決
B.開發利用新能源能提高能源的保障能力
C.從此不必強調節能環保
D.不需要擴大石油等重要資源進口渠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填空題
【1】青藏地區顯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新疆主要是___________牧場,素有“高原之舟”的畜種是___________。
【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所在地是____________,黨中央和國務院所在地是_____________。
【4】澳門由澳門半島、________ 和 ___________三部分組成。
【5】北京在城市建設和發展中,注意保持___________和__________,重要的古建筑、園林和特色街區得到了保護和修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6月26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在京滬高鐵正式雙向首發。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我國在動車方面能取得如此非凡的成就主要歸功于大力發展了( )
A.機械工業B.高新技術產業C.冶金工業D.飛機制造工業
【2】京滬高鐵南北連接的我國兩大工業基地是( )
①京津唐工業基地 ②滬寧杭工業基地 ③遼中南工業基地 ④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地理差異明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農業發展東耕西牧、南麥北稻
B.人口、城市、交通線分布東疏西密
C.自東向西,我國地勢呈階梯狀分布逐級下降
D.經濟發展水平東高西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五一期間,來到婁底旅游的四位旅游愛好者,這樣談論自己的家鄉:甲說:我的家鄉四季如春,乙說:我們那個屯在一望無垠的春小麥田中央,丙說:戰國時期的一項水利工程讓我家鄉成為“天府之國”,丁說:我是在窯洞里長大的。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四位旅友中有一位的家鄉喀斯特(石灰巖)地貌名譽全國,這位旅友是
A.甲B.乙C.丙D.丁
【2】四位旅友的家鄉由南往北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A.丙乙甲丁B.乙丁丙甲
C.甲丙丁乙D.丁甲丙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