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開發建設的做法,與可持續發展不相符的是( 。
A.華北地區農業生產推廣噴灌、滴灌B.建設“三北”防護林和沿海防護林
C.長江中下游地區大力發展淡水養殖業D.大力開發黑龍江、新疆等邊遠地區的荒地種植水稻
【答案】D
【解析】
我國農業地區差異大,主要是東部和西部、南方與北方的差異。秦嶺-淮河線是我們國地理分區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地理分界線。在此線的北面和南面,自然條件、地理風貌、農業生產或是人民生活習俗,均有明顯不同。東西部以400毫米年降水量線為界。東部主要是種植業、林業和漁業。東部濕潤半濕潤地區的平原地區以種植業為主;林業集中分布于東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區,以及東南部的人工林區;東部沿海地區是海洋捕撈和海洋養殖的基地,長江中下游地區是淡水漁業最發達的地區。西部地區以畜牧業為主,西部因為降水稀少,種植業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綠洲。
華北地區人地矛盾突出,嚴重缺水,農業生產推廣噴灌、滴灌,可以節約水資源,與可持續發展相符,所以A不符合題意;三北防護林工程是指在我國三北地區(西北、華北和東北)建設的大型人工林業生態工程,可防風固沙,防止沙漠化,改善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相符,所以B不符合題意;長江中下游地區河湖眾多,水網縱橫,應該大力發展淡水養殖業,符合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原則,與可持續發展相符,所以C不符合題意;黑龍江、新疆等邊遠地區生態環境脆弱,大力開墾荒地,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與可持續發展不相符,所以D符合題意。故選:D。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個區域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既要揚長避短、因地制宜地發展經濟,同時還要加強區域之間的聯系。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以下哪個工業部門不是珠江三角洲區域的主要工業部門
A.玩具制造B.鋼鐵工業C.服裝制造業D.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
【2】下列地區生產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原則的是
A.廣州發展綜合性工業B.珠海發展重工業
C.深圳發展糧畜牧業D.香港大力發展桑蠶養殖業
【3】珠江三角洲成為我國對外開放前沿的主要地理優勢是
A.位于我國東南沿海,且毗鄰港澳B.河流眾多,交通運輸以內河航運為主
C.熱帶季風氣候的水熱條件好D.礦產資源和能源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堰塘干涸,溪溝斷流,河床裸露,稻田干裂,今年6月份以來,潛山市晴熱高溫天氣一直持續,致使全市發生嚴重旱情,面對此次步步緊逼的旱情,我們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興修農業水利工程B.海水淡化
C.人工降雨D.推廣水稻旱作技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到重慶某超市選購商品時,母親向他提出了三個問題。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水果產地標簽有誤的是( )
A.柑橘——重慶B.哈密瓜——新疆
C.蘋果——陜西D.香蕉——拉薩
【2】新疆瓜果特別甜的重要原因是( 。
A.降水豐富B.晝夜溫差大
C.土壤肥沃D.終年高溫
【3】所購商品屬重慶特產的是( 。
A.火鍋底料B.北京烤鴨C.魷魚絲D.牦牛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請選擇合適的交通運輸方式并連線。
A、2000株名貴鮮花(昆明——北京) a海運
B、100萬噸 大 米( 大連——廣州 ) b航空
C、1000萬噸煤碳(大同——秦皇島) c鐵路
D、5噸活魚(密云水庫——北京) d公路
A_____B_____C_____D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于2019年9月在河南省鄭州市舉行。據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1】舉辦本次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省份簡稱為
A.魯B.冀C.豫D.贛
【2】下列屬于蒙古族的傳統體育運動項目是
A.足球B.摔跤C.游泳D.滑冰
【3】下列關于我國少數民族分布的說法正確的是
A.西南、西北、東北B.西南、東北、東南
C.西南、西北、東南D.東南、東北、中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農業未來發展方向是( )
A.努力開墾荒地,增加糧食產量B.增加農產品進口量,滿足人民生活需要
C.增加農業人口數量,以增加糧食產量D.實行科學種田,發展優質、高產、高效農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我國經濟結構調整中提出“去產能轉型”,即去除高能耗、污染大的傳統工業,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變“中國制造”為“中國創造”。
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下列工業部門屬于高新技術產業的是
A.煤炭工業B.鋼鐵工業C.食品工業D.航空航天工業
【2】影響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資源B.市場、勞動力C.人才、技術D.勞動力、礦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