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沿36°N附近地形剖面圖,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地勢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級階梯地形以_________為主,平均海拔在________米以上。
(3)36°N在第二、三階梯經過的地形區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地形區的分界線是_____________山脈。
(4)柴達木盆地位于我國地勢的第_______級階梯上。
(5)受地勢影響,我國大多數河流流向是______________,注入______________洋。
(6)我國的地勢對航運的影響是______________,對水電開發的影響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2)高原、4000
(3)黃土高原、華北平原、太行山
(4)一
(5)自西向東、太平
(6)有利于溝通東西交通;水能資源豐富
【解析】
試題分析:
(1)由圖可知,我國地勢的特點是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2)我國的第一階梯地形以高原為主,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3)36°N在第二、三階梯經過的地形區分別是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兩地形區的分界線是太行山。
(4)柴達木盆地是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一階梯上,是我國海拔最高的盆地。
(5)受地勢影響,我國大多數河流流向是自西向東,最終注入太平洋。
(6)我國的地勢對航運的影響是有利于溝通東西交通;對水電開發的影響是,在階梯交界處,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水能資源豐富。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福建省福州市2015年中考地理試題)讀圖及表回答問題。
(1)長江三角洲地區人口≥500萬的城市有上海、南京和 ,其中 是我國最大的城市。
(2)長江三角洲地區人口密度大,城市數量 ,經濟發展水平 。借助高速公路和高速 的發展,不同城市之間人們的聯系日益密切。
(3)長江三角洲地區依托 干支流發達的水運,可為廣大內陸地區提供的支持有 。
(4)你認為城市應不應該快速發展?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興趣小組做如下實驗探究微粒的運動。請回答實驗中的有關問題。
(1)實驗Ⅰ:在盛有少量蒸餾水的小燒杯中滴入2~3滴酚酞溶液,再向其中滴加濃氨水。由實驗Ⅰ得出的結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Ⅱ(如上圖甲中所示):燒杯B中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使實驗結論準確可靠,該興趣小組設計實驗Ⅲ(如上圖乙中所示)作為對比實驗,你認為有無必要__________(填“有”或“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12分)讀經緯網圖,完成下列問題。
(1)寫出A、C兩點的經緯度:
A C
(2)C點位于E點的 方向,B點位于A點的 方向。
(3)關于D點的敘述正確的是(雙選)( )
A、位于東半球
B、位于北半球
C、位于低緯度
D、位于西半球
(4)在地球儀上,A、B、C、D所在四條緯線最長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華的家鄉盛產三種礦石:①含80%的磁鐵礦石;②含
80%的赤鐵礦石;③含
85%的黃鐵礦石。
(1)若僅從鐵的含量考慮,冶煉生鐵的礦石應選用_________(填序號)。
(2)但實際生產中,選用鐵礦石還應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兩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探究物質在溶解時,溶液溫度的變化,小白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小白的方案為:先在廣口瓶中加入氫氧化鈉,塞緊橡皮塞,把導管插入燒杯中的水面以下,把分液漏斗中的水放入廣口瓶內,小白認為通過觀察燒杯中導管口是否有氣泡冒出,或在導管內是否形成一小段水柱,就可判斷氫氧化鈉溶于水時是吸收熱量,還是放出熱量.
請你對小白設計的實驗裝置和實驗方案進行評價。你的觀點是什么?如不完善,如何改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為地球公轉示意圖,據此回答下列兩個小題。
【1】今天考試(11月20日),地球公轉最接近圖中的
A.甲位置 B.乙位置
C.丙位置 D.丁位置
【2】在每天正午時刻,學校操場上的旗桿影子有時長有時短,你學校旗桿影子最短的一天時,地球公轉位置大致在圖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長江、黃河干流位置示意圖”,回答問題。
(1)長江、黃河都發源于________高原,上游_______資源豐富,最后注入________洋。
(2)黃河中游流經________高原,大量泥沙匯入。治理黃河的關鍵在于“治沙”,而根本措施在于: 。
(3)長江干流橫貫我國東西,終年不凍,__________以下四季通航,長江素有“________水道”的美譽。
(4)長江中下游地區是洪澇災害較為嚴重的地區。試從人類活動方面分析原因?
(5)黃河中游地區水土流失嚴重,請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四川省宜賓市2015年中考地理試題)讀“我國四大區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中丁區域顯著的自然環境特征是( )
A. 干旱 B. 濕潤 C. 高寒 D. 春旱
【2】關于甲區域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稻田遍野甘蔗甜 B. 青稞糌耙酥油香
C. 長絨棉白瓜果甜 D. 旱地麥浪蘋果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