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環渤海經濟圈位置圖,完成下列各題
【1】該經濟圈內主要的工業基地有( )
①遼中南工業基地 ②京津唐工業基地 ③滬寧杭工業基地 ④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該經濟圈發展中的主要不利條件是( )
A. 煤鐵資源不足 B. 科技力量薄弱 C. 淡水資源短缺 D. 交通運輸落后
【3】作為中國的首都,北京主要的城市職能是( )
A. 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B. 文化中心、經濟中心
C. 交通中心、工業中心 D. 貿易中心、航運中心
【4】下列世界文化遺產不屬于北京的是( )
A. 明十三陵 B. 長城 C. 頤和園 D. 大三巴牌坊
【5】北京在城市建設中,重視保護有代表性的四合院和胡同,是為了( )
A. 緩解城市交通 B. 加快現代化建設
C. 傳承傳統文化 D. 提高土地利用率
【答案】
【1】A
【2】C
【3】A
【4】D
【5】C
【解析】環渤海經濟圈包括遼中南工業基地、京津唐工業基地和黃河三角洲經濟圈,工業中重工業部門較多。
【1】由圖可知,該經濟圈內包括了最大的重工業基地-遼中南工業基地,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京津唐工業基地,故選A。
【2】該經濟圈內發展經濟最大的優勢條件是礦產資源豐富,還有便利的海陸交通,最不利的條件是淡水資源缺乏,這是由于該區域工農業發達,用水量大,故選C。
【3】作為我國的首都,北京首先是我國的政治中心,全國最高權力機關和決策機關都在北京,同時北京還是我國的文化中心,故選A。
【4】北京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文化的古都,這里曾經做過許多王朝的首都,留下了許多的文化遺產,如明十三陵、長城和頤和園都在北京,大三巴牌坊是澳門的景點,故選D。
【5】北京在城市建設中,重視保護有代表性的四合院和胡同,是為了傳承傳統文化,因為這些四合院和胡同屬于人類在歷史的聚落文化,與交通、加快現代化和土地利用率無關,故選C。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反映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人們的生活情況,對于其中的差異產生的原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產生經濟差異的主要原因是智力方面的區別
B. 發達國家比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水平高,是因為人種方面的優勢
C. 發展中國家在歷史上曾經長期受發達國家的侵略和剝削,是導致發展中國家經濟水平低的重要因素
D. 發展中國家不可能最終趕上發達國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東部沿海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要求。
(1)請將圖中200米等高線補充完整。
(2)圖中A代表的地形類型是___,理由是__________。
(3)該地的地勢特點是________。
(4)若將小河水引向療養院,圖中設計了①②兩條路線,哪一條更合理?為什么?
(5)下列地形剖面圖中,最能反映沿BC線地表起伏狀況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問題。
(1)青藏高原主要位于我國第_____級階梯上。
(2)我國地勢第一與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是
A.橫斷山脈
B.四川盆地
C.巫山
D.長江中下游平原
(3)我國地勢的主要特點是
A.西高東低
B.東高西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中部低,四周高
(4)我國地勢特點對氣候的影響是_____(有利或不利于)海洋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形成降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黃土高原是中國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積最大的黃土區。圖8-1為黃土高原位置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圖。
(1)黃土高原位于中國第二級階梯,包括太行山以西,烏鞘嶺以東, (山脈)以北,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
(2)黃土高原地處沿海向內陸的過渡地帶,降水空間分布的總趨勢是。
(3)黃土高原經流水長期侵蝕,逐漸形成千溝萬壑的自然景觀,是世界上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為改善自然環境,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如等。
(4)圖中R河為 , 流經黃土高原后,使其成為世界上量最大的河流。
(5)黃土高原礦產豐富,尤其煤礦、鐵礦儲量大,因此(工業部門)地位突出。
(6)黃土高原孕育了黃土地獨特的文化,圖8-2所示的是當地特有的傳統民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大地理分區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①地一月平均氣溫可能是( )
A. 3℃ B. 18℃ C. ﹣3℃ D. ﹣18℃
【2】有關②地敘述正確的是( )
A. 降水季節分配均勻 B. 旱作農業區
C. 水資源豐富 D. 亞熱帶地區
【3】圖中四個區域中,農業生產以水田為主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描寫的地區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遠看是山,近看是川”描述的是哪個區的地形特征(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6】圖中甲、乙、丙、丁四地民風民俗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A. 甲﹣﹣端午賽龍舟 B. 乙﹣﹣冬季滑雪運動
C. 丙﹣﹣迎送賓客獻哈達 D. 丁﹣﹣那達慕大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詩人海子說:“建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下圖為福建沿海某島嶼依山傍海而建、錯落有致的石厝(石厝就是當地傳統民居)。當地“盛產”石頭和臺風。讀圖6,完成下列各小題。
【1】當地傳統民居的特點是
A.高大、頂尖、窗小
B.低矮、頂緩、窗小
C.低矮、頂尖、窗大
D.高大、頂緩、窗大
【2】當地傳統民居設計,主要是為了
A.防風
B.排水
C.保濕
D.除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生產和生活實踐中,人們發明了很多辨別方向的方法,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
(1)三幅圖表示了哪三種測定方法?
圖A________定向,圖B________定向,圖C________定向。
(2)在測定方向的方法中,我國古代重大發明的方法是________定向。
(3)如果我們來到一個村莊,可以根據住房的________的朝向來確定方向。
(4)除此之外,你還能列舉出實際生活中確定方向的方法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