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山在乙山的_____方向.
(2)甲山的海拔是_____米,甲山比乙山低_____米.
(3)B處與H處相比,適合登山的是 ,為什么?
(4)A處為_____,G處為_____,DC線表示_____,EF線表示____
(5)若圖中丙地的氣溫是22℃,根據一般規律,則乙山的氣溫應是_____℃.(取整數)
【答案】
(1)東北。
(2) 1150米,170米。
(3)H, B處的等高線比較密集,坡度陡;H處的等高線比較稀疏,坡度較緩,適合登山。
(4)鞍部;陡崖。山脊;山谷。
(5) 3℃。
【解析】
試題分析:
(1) 一般地圖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方向,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要根據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確定方向,據圖中的指向標判斷,甲山在乙山的東北方向。
(2) 根據海拔定義可知,地圖上表示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稱為海拔;根據相對高度定義可知,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叫相對高度。讀圖可知,甲山的海拔是1150米,乙山的海拔是1320米。甲山比乙山低1320-1150米=170米。
(3)讀圖可知,圖中B處的等高線比較密集,坡度陡;H處的等高線比較稀疏,坡度較緩,適合登山。
(4)讀圖可知,A處位于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地形為鞍部;G處的等高線重疊在一起,地形為陡崖。DC線的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低處凸出,表示山脊;EF線表示的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高處凸出,為山谷。
(5) 地勢對氣候的影響,主要表現為隨著地勢的增高,氣溫降低。一般情況下,海拔每增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若圖中丙地的海拔是200米,氣溫是22℃,乙山的海拔是1320米。根據一般規律,則乙山的氣溫應是22-(1320-200)÷100×0.6≈3℃。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地的年降水量為956毫米,是指( )
A.該地某一年的降水量
B.該地降水量中最多一年的降水量
C.該地降水量中最少一年的降水量
D.該地多年平均降水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年降水量分布,下圖為某地景觀,讀圖表資料回答問題。
(1)圖中曲線Ⅰ為我國 毫米年等降水量線,該線以西土地利用類型以 為主。
(2)曲線Ⅱ東段大致經過我國 一線(地理界線),該線以南為我國干濕地區的 區,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是 ;以北的耕地類型以 為主。
(3)某農業合作社的500畝土地,在一個生產季節內,種植結構安排如表所示。該農業合作社的土地可能位于A、B、C三地中的 地,當地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自然條件有 等。(寫一種即可)
(4)下圖中的景觀,可能出現在A、B、C三地中的 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邊的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處地形部位的名稱是山脊 B. 甲處的海拔約為258米
C. 小河的流向是西北向東南 D. 小河的流向是東南向西北
【2】乙、丙兩村圖上距離為2厘米,實地距離約為2千米,該圖比例尺是( 。
A. 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00千米 B. 1:100000
C. 1:10000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圖”,回答問題.
(1)圖中④為 洲,B為 洋。
(2)七大洲中,面積最小的是(填數碼) 。
(3)①、②兩個大洲的分界線是(填名稱) 運河。
(4)④、⑤兩個大洲的分界線是(填名稱) 運河。
(5)四大洋中,冰雪覆蓋面積最大的是(填字母) 。
(6)被A、B、C三個大洋包圍的是(填名稱) 洲。
(7)從圖中可以看出, (南/北)半球的陸地面積大,我國位于東西半球的 半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經緯網圖,完成下列各題。
(1)寫出A、B兩點的經度和緯度:A , B ,
(2)從東西半球看A在 半球,從南北半球看B在 半球。
(3)A在地球五帶中的 帶,B在五帶中的 帶。
(4)在這幅地圖上,應該根據 定方向,A位于B的 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