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經緯網圖和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1中A,B,C三地中,正在經歷日出的是地.
(2)B點位于五帶中的 , 此時該點的晝夜長短狀況是 .
(3)圖1所示日期為月日,是北半球的(節氣),太陽直射的緯線是 , 此時地球位于公轉軌道示意圖上的處.
【答案】
(1)C
(2)南溫帶;晝短夜長
(3)6;22;夏至日;北回歸線;①
【解析】人們根據太陽熱量在地表的分布狀況,把地球表面劃分為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北寒帶和南寒帶五個溫度帶.熱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23.5°S,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66.5°N,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N﹣90°N,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S﹣66.5°S,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S﹣90°S.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時,地軸與公轉軌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夾角,這就使得一年內太陽光線的直射點有規律地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當太陽光線直射赤道時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或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當太陽光線直射北回歸線時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當太陽光線直射南回歸線時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讀圖分析可知:(1)從圖1可以看出,A、B、C三地中,正在經歷日出的是C地.(2)從圖1可以看出,B點位于南回歸線與南極圈之間,應位于五帶中的南溫帶,此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該點的晝夜長短狀況是晝短夜長.(3)從圖1可以看出,太陽直射的緯線是北回歸線,日期為6月22日前后,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時地球位于公轉軌道示意圖上的①處.故答案為:(1)C;(2)南溫帶;晝短夜長;(3)6;22;夏至日;北回歸線;①.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按照下列程序和要求,完成探究活動。
活動材料:百葉箱1個、溫度計1個、手電筒1個、數據記錄及繪圖工具等1套。
實踐過程:
(1)按照氣溫測定要求,將溫度計放到百葉箱內(溫度計離地面1.5米)。
(2)在北京時間2時、8時、14時、20時四次觀測記錄。(夜晚觀測請在教師或家長指導下進行)
(3)記錄觀測結果或繪成圖。(注意最高溫和最低溫時間)
(4)計算當日的平均氣溫。
觀測結果:
上圖是一位同學的觀測結果。請你分析:當天最高氣溫約為____________℃。
歸納分析:
一天當中,氣溫有時高,有時低。陸地最高溫一般出現在____________(時間);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后。造成一天中氣溫變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季節變化:一年當中,泰安月平均最高氣溫一般出現在____________月;;同緯度沿海地區的月平均最低氣溫一般出現在______月。
空間分布:世界氣溫的分布規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五帶。
原理應用:
下圖是不同溫度帶各月氣溫的變化,能基本反映山東省氣溫變化的是__________圖。氣溫年較差最小的是_________圖。B圖所在地屬于五帶中_________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及圖,回答問題。
材料:“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國外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福州是當時重要的對外門戶。福州不僅擁有眾多優良港口、豐富的資源,還是著名的僑鄉。今天,福州正以全新的面貌建設“新海上絲綢之路”。
(1)福州東臨海,隔臺灣海峽與省相望。
(2)福州海岸線曲折,沿海的羅源、連江、、和平潭等縣(市)擁有眾多優良港口。
(3)假如“海絲之路”考察團來福州交流,你最想帶他們參觀的景點是 , 另外請你設計一個美稱宣傳福州的特色資源(例如:“茉莉花茶之鄉”)。
(4)結合材料分析,福州在建設“新海上絲綢之路”中具有哪些優勢?(至少寫兩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這樣一幅圣誕宣傳畫:圣誕老人穿著紅色的T恤、短褲,踏著滑水板,背著禮物迎面而來……。下面關于這幅畫的解釋最有可能的是( )
A.這是作者的新創意
B.預示現在全球氣溫變暖了
C.這應是澳大利亞的圣誕宣傳畫
D.圣誕老人是神,不怕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新疆的瓜果特別甜,是因為( )
A. 云量多,光照弱,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B. 晝夜溫差大,營養物質耗費少,糖分積累多
C. 降水少,瓜果水分含量少,糖分高
D. 晴天多,云量少,溫差不大,有利于作物的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觀察實驗(圖1):用打開的手電筒模擬“太陽”,將地球儀放置在手電筒前方,撥動地球儀,演示地球自轉。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實驗過程,敘述正確的是
A.自東向西撥動地球儀
B.擺放地球儀時,北極指向北方
C.燈光能照亮地球的大部分
D.此時,光線直射北回歸線
【2】此實驗能較好地演示
A.四季變化
B.五帶的形成
C.晝夜交替
D.影子長短的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長白山區某地等高線地形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對圖示地區開發利用方式的敘述,合理的是( )
A. 在圖示地區的南部重點發展柑橘種植業
B. 在②地附近地區培育天然橡膠林
C. 在①地附近地區發展探險漂流運動
D. 在甲地建設全年日出觀景平臺
【2】甲、乙兩地中,乙地聚落發展規模更大,對其主要原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乙地( )
A. 地形更平坦開闊
B. 更接近水能資源富集地
C. 水陸交通更便利
D. 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威脅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