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以下關于我國氣溫和降水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冬季南北溫差不大
B.夏季全國大部分地區普遍高溫
C.年降水量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減少
D.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兩季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回答問題。
(1)當地球公轉至A點時,太陽直射______ (緯線)上,這一天是北半球的______日(節氣),北半球得到的太陽光熱量最______。當地球公轉至C點時,北半球的正午太陽高度最______。當地球公轉到B、D點時,全球晝夜______。
(2)如果地軸與公轉軌道平面的夾角為90°,同一地區還有沒有四季變化?______。有沒有晝夜交替?______。
(3)在公轉軌道外的短線上,用箭頭畫出地球繞太陽公轉的方向______。
(4)地球位于C地時,日照市的白晝時間______ (長于、等于、短于)黑夜。此日后,太陽直射點將向______(方向)移動。
(5)地球位于A地時,南半球處于______ (季節)。
(6)以北半球為例:
由A到B晝夜長短情況:______,晝夜長短的變化情況是:晝變________(長、短)夜變________(長、短)。
由B到C晝夜長短情況______,晝夜長短的變化情況是:晝變________(長、短)夜變________(長、短)。
(7)元旦這一天地球最接近圖中哪個位置______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果全世界中國人手拉手站在赤道上,能環繞地球赤道幾十圈。”這句話說明( )
A.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高
B.我國人口密度大
C.我國人口數量多
D.我國人口分布不均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相關材料及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2017年初以來,我國河南、山東、河北等地糧食主要產區,在小麥播種出苗以來,已經連續幾個月未見有效降水,旱災嚴重。做好抗旱工作,對保障夏糧生產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具有重要意義。
(1)河南、山東、河北等特旱省區主要位于我國的_______平原,主要位于我國溫度帶中的_______帶,干濕地區的_______區。
(2)特旱省區受災的主要糧食作物是______(填“春”或“冬”)小麥,該地區糧食作物的的熟制為__________________。
(3)圖中濕潤區與半濕潤區大致以______-______一線為界,該界線又是我國年降水量______毫米大致經過的地方。
(4)導致我國東部地區旱澇災害頻發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哈爾濱和廣州各月氣溫曲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表示哈爾濱的是 ,表示廣州的是 。
(2)1月份,兩地氣溫相差約 ℃,這說明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特點 。
(3)7月份,兩地氣溫相差約 ℃,這反映我國夏季氣溫分布特點是 。
(4)A圖氣溫的年較差約 ℃;B圖氣溫的年較差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甲為某區域等高線地形圖,圖乙為某同學繪制的地形剖面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地形部位名稱:A是________,B是_______。圖中陡崖頂部的海拔不低于_______米。
(2)A地位于王莊的_______方向;若兩地圖上直線距離為4厘米,則實地水平距離為_______千米。
(3)圖乙是沿圖甲中_______(填“aa′”或“bb′”)剖面線繪制而成的。
(4)B、C兩處河段,流速較快的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經緯網地圖,完成下列問題。
【1】甲地的經緯度是( )
A. (40°E,20°S) B. (20°E,40°S)
C. (40°W,20°N) D. (20°W,40°N)
【2】圖中,甲地位于乙地的( )
A. 正北方向 B. 東南方向
C. 正南方向 D. 西南方向
【3】關于甲、乙、丙、丁四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地位于東半球、南半球、高緯度地區
B. 乙地位于東半球、北半球、低緯度地區
C. 丙地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緯度地區
D. 丁地位于西半球、南半球、低緯度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世界海陸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無論是北半球還是南半球,都是海洋面積比重大
B.赤道穿過的大洲有亞洲、非洲和北美洲
C.七大洲中,北美洲是唯一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洲
D.北回歸線穿過的大洲有歐洲、非洲、亞洲、北美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