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農業的發展既受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的影響,又受市場需求量、與城市和工礦區的距離、農民文化技術水平等社會條件的影響.利用當地自然條件的優勢,把要發展的農業部門或農作物,布局在適宜它本身發展、生長最有利的地區,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內容之一.
解答 解:(1)讀圖可知,A為我國的南方地區,主要的農業生產類型是種植業、林業、漁業;B為西北地區,以畜牧業為主;
(2)C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是種植業區與畜牧業區的分界線,該線以東是種植業區,以西是畜牧業區.
(3)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四大區域中,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800mm等降水線通過的地方;溫度帶中,暖溫帶與亞熱帶分界線;干濕地區中,濕潤區與半濕潤區分界線;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分界線;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溫帶落葉闊葉林的分界線;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線等.
(4)根據圖示可知,①為東北平原;②華北平原;③四川盆地;④長江中下游平原;⑤塔里木盆地;⑥青藏高原;
(5)我國的糧食作物,北方主要以小麥為主,南方主要以水稻為主,所以又有“南稻北麥”之稱.我國的經濟作物,北方主要以甜菜為主,南方主要以甘蔗為主,所以又有“南甘北甜”之稱.
故答案為:
(1)種植業;林業;漁業;畜牧業;
(2)400;
(3)秦嶺、淮河;800;0℃;
(4)東北;華北;四川;長江中下游;塔里木;青藏;
(5)水稻;甘蔗.
點評 該題考查我國的地形區的分布及其特征.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