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地球上五帶晝夜長短的變化情況,晝夜長短變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專題:
分析:地球繞太陽不停的旋轉,叫地球的公轉,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周期是一年.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時,一年內太陽光線的直射點有規律地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當太陽光線直射赤道時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當太陽光線直射北回歸線時是北半球的夏至日;當太陽光線直射南回歸線時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解答:解:(1)從圖中看出,此時太陽光線直射南回歸線,為北半球的冬至日,也就北半球是冬季,南半球是夏季;
(2)當北半球為冬至日時,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圈內出現極夜現象;
(3)當北半球為冬至日時,南半球晝長夜短,南極圈內出現極晝現象;
(4)從圖中看出,A點位于北溫帶,該區域沒有太陽光直射現象,有四季的變化;
(5)從圖中看出,地球的一半(也就是180°)平均分為6份,那么一份是30°,因此根據180°經線的位置得知,B點所在的經線的度數是150°W;E點在南回歸線上,因此該點的緯度是23.5°S.
故答案為:(1)南回歸;冬;夏;(2)短;長;極夜;(3)長;短;極晝;(4)不會;(5)150°W;23.5°S.
點評:考查了地球的公轉及產生的地理意義,難易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