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發源地A 山,注入海洋B 海.
(2)河段劃分:源頭a( )
b( )
入海口.
(3)主要支流:中游:E: ;F: .
(4)黃河泥沙來自 游的 高原.
(5)黃河除參與塑造華北平原以外,在上游還塑造了有“塞上江南”美稱的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請在圖上用字母M、N標注.
(6)黃河進入下游平原后,就變成了“ ”形態.
【答案】(1)巴顏喀拉;渤;(2)河口;桃花峪;(3)渭河;汾河;(4)中;黃土;(5)如圖:
(6)地上河.
【解析】
試題分析: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干流先后流經青海、四川等9個省級行政區域單位,最后注入渤海.黃河全長5464千米,是中國第二長河,流域面積75萬千米2.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線分別是河口、桃花峪;黃河上游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中游流經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攜帶大量泥沙,在下游沉積下來形成地上河.
解:讀圖分析可知:
(1)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的A巴顏喀拉山,干流先后流經青海、四川等9個省級行政區域單位,最后注入B渤海.
(2)黃河上、中游的分界點是位于內蒙古的a河口,中、下游的分界點是位于河南的b桃花峪.
(3)黃河在中游的支流主要為E渭河和F汾河.
(4)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黃河的泥沙主要來自中游的黃土高原.
(5)黃河上游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稱的M寧夏平原和N河套平原,依據位置,在圖中標注即可.
(6)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大量泥沙與雨水一起匯入黃河.黃河進入下游平原地區,河道變寬,河床坡度變緩,水流速度減慢,泥沙沉積下來,使河床漸漸太高,于是在下游形成了“地上河”.
故答案為:(1)巴顏喀拉;渤;(2)河口;桃花峪;(3)渭河;汾河;(4)中;黃土;(5)如圖:
(6)地上河.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土地利用類型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①~④分別代表的我國土地利用類型是
A. ①山地 B. ②旱地 C. ③草地 D. ④難以利用的土地
【2】有關我國土地資源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耕地面積廣,所占比重大 B. 利用類型多,分布均衡
C. 建設用地不斷擴大 D. 耕地后備資源充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要求.
(1)圖中的數字比例尺寫成文字比例尺: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 .
(2)圖中字母A、F所代表的地形部位的名稱分別是 、 .
(3)E、C間圖上相距4厘米,實地距離約為 千米.
(4)B點的海拔高度為 米,B點比C點高 米.
(5)C點在B點的 方向.
(6)如果在D坡和E坡開墾梯田,應選擇在 坡.你選擇的理由是 .
(7)F、C處可能發育河流的是 ,判定的理由是① ;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經緯網”圖,回答下列問題:
(1)A點的經度 、緯度 D點的經度 、緯度 .
(2)A、B、C、D四點所在的緯線圈最長的是 點所在緯線圈.
(3)分別從A、C兩點沿各自經線一直向北走,他們能在北極會合嗎? (填“能”或“不能”).
(4)A、B、C、D四點中,位于南半球的有 ;位于西半球的有 ;位于低緯度地區的有D和 .
(5)A點位于B點的 方向;C點位于A點的 方向;B點位于D點的 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類是世界的創造者,沒有人類就沒有現在這樣多姿多彩的世界,然而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平衡的,你知道現在什么地方人最多嗎?如果從大洲和國家來看分別是( )
A.亞洲印度 B.拉丁美洲俄羅斯
C.亞洲中國 D.非洲中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