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西北地區和東北三省圖,回答下列問題。
(1)A—B—C植被景觀呈現 --荒漠草原-- 的變化。
(2)甲、乙兩地區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條件差異很大,比較兩地發展種植業的自然條件,完成下列。
位于甘肅省境內的“河西走廊”,是我國重要的灌溉農業區,我國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這條古老的絲綢之路在沉寂了數百年后,再一次煥發出勃勃生機,結合甘肅省降水量分布圖,回答(3)、(4)題。
(3)“河西走廊”年降水量空間分布特征是 。
(4)將下列代表地理事物的數字代碼填入相應空格,完成結構示意圖。
①夏季冰川融水 ②形成季節性河流 ③地處西北內陸
(5)甲地區 資源豐富,該資源輸送到東部地區,對本地區發展的好處是 (任寫一條)。
【答案】(1)草原 荒漠 (2)水源不足 氣候雨熱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3)由東南向西北遞減 (4)③ ① ②
(5)天然氣 增加了就業機會,增加了當地的財政收入等
【解析】整體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我國西北地區和北方地區相關知識,需要識記西北地區的植被自東向西的變化、西北地區和北方地區發展種植業的優勢條件和限制性因素、河西走廊、西氣東輸工程等相關知識。
(1)讀圖可知:A—B—C植被景觀受降水的影響,A—B—C植被景觀呈現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變化。
(2)讀圖可知:甲地區是我國的西北地區,該地區發展種植業的優勢條件是夏季光熱充足晝夜溫差大,該地深居內陸,遠離海洋,降水少,故水源不足是該地區發展種植業的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乙地區位于我國的東北地區,該地區發展種植業的優勢條件是氣候雨熱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由于緯度位置較高,熱量不足是該地區發展種植業的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
(3)河西走廊氣候干旱,年降水量空間分布特征是降水由東南向西北遞減。
(4)河西走廊地處西北內陸地區,遠離海洋,受夏季風影響小,氣候干旱;河西走廊南靠祁連山,祁連山夏季冰雪融水豐富,形成季節性河流,故依次是③ ① ②。
(5)讀圖可知:甲地區位于西北地區,天然氣資源豐富,該資源輸送到東部地區,對本地區發展的好處是增加了就業機會,增加了當地的財政收入等。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乙地的地形區是
A.東北平原B.華北平原C.黃土高原D.長江中下游平原
【2】有關乙地農業生產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受氣候限制農作物一年一熟B.受土壤限制只適宜種植水稻
C.受地形限制只適宜發展畜牧業D.受市場限制只適宜種植甘蔗
【3】大興安嶺往西①②③的自然景觀依次是
A.荒漠——荒漠草原——草原B.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C.草原——荒漠草原——荒漠D.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現象能說明海陸變遷的是( )
A. 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 B. 在臺灣海峽海底發現森林遺跡和古河道
C. 極地地區的酷寒、干燥、烈風 D. 亞馬孫河流的熱帶雨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長江經濟帶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云南、貴州等11 個省級行政區域,面積約205萬平方千米,人口和生產總值均超過全國的40%,讀長江經濟帶略圖(圖甲),回答下列問題。
(1)長江三角洲地區是長江經濟帶的龍頭,簡要分析其成為“龍頭”的位置優勢。
(2)江西省、湖南省是我國重要的有色冶金基地,據圖說明該地區發展有色金屬冶煉工業的有利條件。
西電東送是將長江三峽和金沙江干支流水電送往華東地區。
(3)結合圖乙“長江干流剖面示意圖“,說明長江上游地區水能豐富的原因。
(4)簡述西電東送工程對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積極意義。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遺產,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
(5)結合圖丙“都江堰灌區圖”,簡要說明都江堰對成都平原農業生產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美國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A城市是_______,在該城市東南郊外的_______是美國興起最早、規模最大的_______產業中心,也是美國以至世界_______工業中心。
(2)簡要分析刺激該地區迅速崛起的有利條件: 地理位置:______。 氣候條件:_____。 技術力量:________。 交通狀況: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