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南亞風向圖”完成下列各題。
(1)兩圖中甲圖為東北季風,形成南亞的______(旱或雨)季;乙圖為(風向)季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帶來豐富的。
(2)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是_________,其人口居世界第____位,該國的主要糧食作物是______和______。由于南亞的降水80—90%集中于一個季節,容易給其造成_________災害頻繁。
(3)該國被__________(緯線)穿過,大部分位于熱帶,以____________氣候為主。
【答案】(1)旱季 西南 雨季 (2)印度 第二 水稻和小麥 水旱 (3)北回歸線 熱帶季風
【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南亞的主要氣候類型,影響南亞的季風氣候,掌握影響南亞的季風氣候的特點是解題的關鍵。
(1)南亞大部分地區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影響南亞的季風氣候分為西南季風和東北季風。由圖中風向可知,圖中甲圖為東北季風,當南亞盛行東北季風時,為南亞的旱季;乙圖為西南季風,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帶來豐富的降水。
(2)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是印度,印度的人口居世界第二位,印度主要的糧食作物是小麥和水稻。由于影響印度的西南季風帶來的降水集中在6月—9月,所以西南季風的強弱不穩定容易造成旱澇災害。
(3)由圖可知,北回歸線穿過印度的北部,所以印度大部分位于熱帶,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從海陸位置看,ABCD四個工業基地共同的地理分布特點是 。
(2)地處圖中兩大經濟地帶結合部的我國最大工業城市是 。柱狀圖反映了該城市的產業結構變化,讀圖說出其產業結構的變化趨勢: 。
(3)ABCD四個工業基地中,以煤、鐵等資源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是 。
(4)長江沿岸地帶東部的優勢是( )
A.勞動力、資源 B.資源、技術 C.技術、信息 D.交通、礦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澳大利亞和美國本土農業帶分布圖及兩國地形剖面圖,完成下題。
【1】下列關于兩國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共同的地勢特征:東西兩側高,中間低
B. 農業生產的共同特點:地域專業化,機械化水平高
C. 兩國均為農產品出口大國,但出口的農產品有所不同
D. 美國和澳大利亞東部均瀕臨大西洋,美國的阿拉斯加州屬于大洋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亞洲局部地區圖,回答問題:
(1)亞洲的大陸部分與洲的大陸部分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大陸。
(2)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是。
(3)根據圖中①—⑧河流的流向,分析亞洲的地勢特征。
(4)圖中B海灣及其沿岸是世界上資源最豐富的地區,該資源運往東亞經過的海峽A是。
(5)世界上最大的半島C是半島。
(6)河流①、②流經的國家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秦嶺-淮河一線大致是
A.400毫米年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
B.一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
C.半濕潤地區與半干旱地區的分界線
D.暖溫帶與中溫帶的分界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中國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主要地形區名稱:A;B。
(2)下列山脈名稱與其代表序號搭配正確的是。
①天山;②橫斷山;③大興安嶺;④巫山;⑤昆侖山;⑥秦嶺。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3)圖中山脈③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下列有關此山脈敘述,錯誤的是。
A.干旱地區和半干旱地區的分界線;
B.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C.第二級階梯與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線;
D.北方地區與西北地區的分界線。
(4)我國島嶼眾多,如:臺灣島、海南島…,其中釣魚島所屬的海域C是海。
(5)D是以“紫色土”著稱第四川盆地,屬于我國干濕地區中的地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