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圖”和“我國甲、乙兩地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完成下列各題。
(1)甲、乙兩地中,雨季較長的是_____地,冬季河流可能會結冰的是_____地。
(2)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_____﹣﹣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甲、乙兩地都位于_____(填“季風”或“非季風”)區內。
(3)右圖中甲、乙兩地表示北京的是_____地,該地氣候類型的特征是_____。
【答案】乙 甲 賀蘭山 季風 甲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解析】
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以東為季風區,以西為非季風區;影響我國的夏季風,既有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也有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因非季風區不受夏季風影響,所以西北內陸受季風影響不明顯,降雨較少,氣候干旱。氣候資料圖中氣溫曲線上的點表示各月氣溫,降水柱狀圖表示各月降水量;根據氣溫和降水量可以判斷氣候類型和氣候特點。
讀圖可知,
(1)圖中甲地7、8月降水超過100毫米,乙地4~9月降水超過100mm,雨季較長;甲地冬季氣溫在0°C以下,冬季寒冷,河流會結冰,乙地冬季氣溫在0℃以上,河流不會結冰。
(2)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該線以東為季風區,以西為非季風區;甲地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屬于溫帶季風氣候,乙地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濕潤,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兩地都位于季風區內。
(3)北京位于我國北方地區,氣候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右圖中的甲、乙兩地,甲地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為溫帶季風氣候,乙地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濕潤,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所以甲地表示北京。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大地理分區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區域①和區域②的分界線同時也是
A.暖溫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
B.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C.內外流域的分界線
D.半濕潤地區與半干旱地區的分界線
【2】下列敘述與區域③無關的是
A.“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B.“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C.“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D.“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石漠化是指喀斯特山區土層薄,基巖出露淺,暴雨沖刷強,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巖石逐漸凸顯祼露,由于人類不合理的活動,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巖石逐漸裸露的演變過程。
(1)陰影所示地形區A為 ,位于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 地區,陰影所示地形區B為 ,位于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的 地區,從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劃分來看,兩區域都位于 區。
(2)A區域當地的自然植被是 ,B區域當地的自然植被是 。
(3)A、B兩區域自然環境均出現了嚴重的水土流失。導致A、B兩區域水土流失嚴重的人為原因是 。
(4)景觀圖①反映A地的地表特征是 ,請結合所學知識從土質方面解釋其形成原因: 。
(5)景觀圖②反映B地大量的石灰巖裸露出來,石漠化嚴重。請結合圖文信息及所學知識,從氣候方面分析該地石漠化嚴重的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從烏魯木齊到鹿特丹沿途自然景觀出現荒漠→草原→森林的明顯變化,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
A. 緯度差異 B. 海陸位置
C. 地形類型 D. 地勢高低
【2】乙所在的大洲主要人種為( )
A. 黃色人種 B. 白色人種 C. 黑色人種 D. 混血人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印度軟件外包產業中心的形成年代與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下列國家中,不與印度相鄰的是( )
A. 巴基斯坦、緬甸 B. 中國、尼泊爾
C. 不丹、孟加拉國 D. 斯里蘭卡、泰國
【2】形成于20世紀80年代的軟件外包產業中心是( )
A. 班加羅爾 B. 齋浦爾
C. 特里凡得瑯 D. 浦那
【3】印度發展信息技術服務外包產業的優勢是( )
①英語普及 ②礦產資源豐富
③信息技術發展較早 ④人力資源豐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太陽照射地球示意圖”(陰影部分代表黑夜),回答下列問題。
(1)C點所在的經緯度位置是_____; D點屬于東西半球中的_____ 半球。
(2)A點在B點的_____方向。
(3)地球自轉的方向是_____。
(4)圖中所示太陽光照時,我們家鄉營口市的晝夜長短狀況是_____。
A.晝夜等長
B.晝長夜短
C.晝短夜長
D.有極夜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