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原產于非洲的農產品有( )
A.咖啡、可可
B.椰棗、油棕
C.香蕉、劍麻
D.丁香、棉花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日本略圖”,回答下列問題
(1)請將圖中數字序號代表的海洋名稱填在相應空格上:①_____洋;④_____海。
(2)圖中字母A所代表的島嶼名稱是:____________。
(3)日本境內最高峰是___________山,它是一座活火山。日本多火山、地震,這是因為日本處在____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帶上。日本的首都是________。
(4)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瀨戶內海沿岸,主要原因是(____)
A.當地資源豐富 B.氣候條件優越
C.農業生產發達 D.地理位置優越,海運條件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日本工業分布圖”,讀圖后回答。
(1)將圖中數字號代表的工業區填在下面相應空格處
①________;②________; 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這些工業區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
(2)近年來,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帶污染嚴重,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原因,日本已加快擴大海外投資,將一些工業,包括把________較多的工業移往海外。
(3)日本經濟對外依賴越來越嚴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日本太平洋沿岸人口密集、工業用地和生活用地極為緊張,為了解決用地不足問題,日本采取“________”辦法。除此以外,一些大城市中心地區還向________發展,日本是世界上填海造陸和地下街最多的國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人口垂直分布狀況圖”、“世界人口緯度分布狀況圖”、 “世界人口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B、_______、_______ (填字母)四地,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區。它們的共同特點是:①處于______緯度地區,氣候溫和;②海陸位置方面多為 __地帶;③地形方面為 ___地區。
(2)其余字母代表的地區則人口稀少,其中F處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__。
(3)由此可以看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___地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2019年10月12日,第十一屆“重慶·臺灣周”活動在渝開幕。
材料二:“南方地區簡圖”和“臺灣島簡圖”。
(1)重慶位于嘉陵江和 (河流)的交匯處,有“山城”之稱。
(2)出口貿易一直是臺灣省的主要經濟命脈。目前, 是臺灣省最大的貿易伙伴。
(3)下列能準確表示臺灣島地形特點的等高線地形圖是( )
(4)結合南方地區簡圖,分析重慶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有哪些?
(5)臺灣省氣候濕熱,結合圖分析其判斷依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的北京、上海、南京等30多個城市積極參加2014年“地球一小時”熄燈活動,全球共有6000多個城市10多億人共同參與.這說明( )①我國積極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②解決環境與資源問題的關鍵靠科技③節能減排已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④倡導低碳生活得到世界各國的積極響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9年暑期,浙江某中學師生組織了研學旅行,游覽祖國河山,探索自然奧秘。請你結合下面提供的圖文資料,完成問題。
(1)同一個地理區域可能同時兼有多重“身份”。下列“身份”符合圖a中②區域的是_____。
A地勢第一級階梯 B地勢第二級階梯 C溫帶大陸性氣候區 D高山高原氣候區
(2)沿四條游覽路線甲、乙、丙、丁做的地形剖面圖,與圖c相符的是_______。
(3)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規律是______________,能從圖a的甲、乙、丙、丁四條線路中的______線路得到充分的體現。
(4)丙線組在壺口瀑布感受了黃河的氣勢磅礴。讀圖b黃河在流經_______至陜縣時泥沙含量大增,主要原因是此段屬于我國地形區黃土高原,植被覆蓋率低,________嚴重(生態問題)。此河段攜帶的泥沙在流經華北平原時,大量沉積形成了舉世聞名的“________”,給沿岸工農業生產造成較大隱患。
(5)圖a中甲線組在研學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氣象災害有________________等。
(6)按照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原則,圖a中②所在地區適宜大面積發展_____業(種植、畜牧、林、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