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黃土高原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
(1)黃土高原西抵烏鞘嶺,東到① 山.
(2)流經黃土高原的主要河流②是 .該河干流上中游的分界點③是 .
(3)A省的行政中心④是 .
(4)圖中⑥是 山脈.為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
(5)寫出造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各寫兩點)
自然原因: , ;
人為原因: , .
(6)請你為防治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獻計獻策,(至少兩點) , .
【答案】(1)太行;
(2)黃河;河口;
(3)西安;
(4)秦嶺;
(5)降水集中,多暴雨;黃土結構疏松,多裂隙;過度開墾;過度放牧;
(6)植樹種草;退耕還林.
【解析】
試題分析: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十分脆弱.黃土結構疏松,裂隙較多,缺乏植被保護,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間,容易遭受侵蝕.由于長期的流水侵蝕和搬運,黃土高原呈現出如今溝壑縱橫的地表形態,形成了獨特的黃土塬、黃土梁、黃土峁等地貌類型.
解:(1)黃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黃土沉積區,大致北起長城,南至秦嶺,西抵烏鞘嶺,東到①太行山,面積約50萬千米2.
(2)②黃河從③河口到河南鄭州桃花峪為中游.黃河中游穿行于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有無定河、汾河、渭河等支流匯入,隨著流量的不斷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劇上升.進入黃河的泥沙近90%來自于中游流域.
(3)A陜西省的行政中心④是西安.
(4)⑥秦嶺與淮河是我國東部重要的地理界線.在它的南北兩側,自然環境、地理景觀和居民的生產生活習慣有顯著的差異.
(5)黃土高原每年流失大量土壤.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為原因.自然原因﹣﹣地勢較高,起伏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覆蓋較差;黃土結構疏松,多裂隙:人為原因﹣﹣人類不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導致植被破壞.如過度開墾、過度放牧、過度樵采、不合理開礦等.
(6)防治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有工程措施、農業技術措施和生物措施,具體措施是在平坦的黃土塬地區合理安排生產活動,發展生態農業、節水農業.在緩坡修建水平梯田.在溝里建壩攔蓄泥沙,打壩淤地.在陡坡植樹造林、種草以保持水土等.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有了顯著改善.
故答案為:(1)太行;(2)黃河;河口;(3)西安;(4)秦嶺;(5)降水集中,多暴雨;黃土結構疏松,多裂隙;過度開墾;過度放牧;(6)植樹種草;退耕還林.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南極地區圖和氣候資料圖,回答下列各題。
【1】據氣候資料圖分析,符合南極洲氣候特點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下列術語與南極大陸自然環境特征不相符的是( )
A.“白色荒漠”
B.“風庫”
C.“冰雪高原”
D.“世界屋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填入下面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眼珠澀澀的,使勁_________一下,_________著兩手,不敢放下。_________聽得空中一聲呼哨,尖得直入腦髓,腰背顫一下;厣韰s見首領早已_________到索頭。
A.擠 端 猛 飛B.眨 舉 忽 飛
C.眨 端 猛 落D.擠 舉 忽 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山東青島2016年中考)讀圖中國人均資源占有量與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較圖,完成下列問題
【1】下列資源中,人均占有量最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是( )
A.石油
B.水
C.耕地
D.煤炭
【2】圖反映我國資源的基本國情是( )
A.總量豐富
B.人均占有量少
C.總量缺乏
D.人均占有量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長江之歌》里有句歌詞:“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手大海”這里的高山和大海分別指的是:
A.巴顏喀拉山脈 東海
B.唐古拉山脈 渤海
C.唐古拉山脈 東海
D.巴顏喀拉山脈 渤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情境下,語言表達最準確、得體的一項是( )
[情境]畢業典禮即將開始,主持人要求參加典禮的人員關閉所有電子設備,一位同學還在用手機玩游戲,班長走來勸阻他,班長應該這樣說:
A.為了畢業典禮的順利進行,請關閉您的手機。
B.請注意自己的行為,你已經違反了學校的會議規定。
C.請你立即關機,你想讓畢業典禮沒法進行嗎?
D.主持人的要求沒聽到嗎?請遵守公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