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自然災害中,不屬于地質災害的是
A. 臺風 B. 泥石流
C. 滑坡 D. 地震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圖片,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2008年12月26日。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從海南省三亞港開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
材料二:乞力馬扎羅山位于南緯3°3′,東經37°2′附近。山頂終年積雪形成“雪冠”,成為一道“奇景”。但乞力馬扎羅山的美麗曾因冰雪消融而衰減,2006年12月山頂“雪冠”重現,乞力馬扎羅山的風采再度吸引全球的目光。
材料三:非洲東部及西亞局部地區圖
(1)中國海軍護航編隊航行到亞丁灣途中須經過一個重要的海上通道,該通道是( )
A.蘇伊士運河 B.巴拿馬運河
C.馬六甲海峽 D.英吉利海峽
(2)由圖可知,A是埃及的首都__ __市;B是__ __(海域名稱),這里__ __資源極為豐富;C為世界最大沙漠__ __沙漠。
(3)圖示地區中有一個多火山和地震的地帶,即( )
A.喜馬拉雅山帶 B.東非裂谷帶
C.阿爾卑斯帶 D.安第斯山脈帶
(4)乞力馬扎羅山奇在“雪冠”,但“雪冠”在地球上并不罕見。請結合其位置說明為何乞力馬扎羅山“雪冠”被人們視為“奇景”,以及這一“奇景”的形成原因。
(5)乞力馬扎羅山山頂冰雪曾經消減,你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什么?它與我們的生活有關嗎?如果有關,你該怎么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長沙小麗的東南亞“新馬泰”旅游日記,結合地圖,回答問題。
(1)小麗上網查閱的氣候資料如圖所示,發現泰國曼谷的氣候類型是__ __氣候。
(2)小麗所看到的新加坡港口,位于著名的兩洋通道——__ __海峽。
(3)小麗在馬來西亞觀光,隨處可見( )
A.油棕、椰子樹 B.柑橘、橄欖樹
C.胡楊、棗椰樹 D.櫻花、蘋果樹
(4)小麗游覽的曼谷水上市場位于__ __河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長江和黃河源頭河段的分水嶺是 山脈,共同流經的省級行政區是 和四川,其中長江入海口位于 (省級行政區)。
(2)黃河和長江的流向均大致為自西向東流,其主要原因是 。
(3)長江注入 海,黃河注入 海。
(4)目前,我國啟動了天然林保護工程,該工程實施后,對長江和黃河可以產生的影響是( )
A.徑流量增加 B.泥沙含量減少 C.水能蘊藏量增加 D.流域面積增大
(5)為了解決黃河流域水資源短缺的狀況,我國將實施南水北調工程,主要解決的是水資源 (空間分布不均或季節變化大)的問題。
(6)黃河中游流經 (地形區),含沙量劇增;下游因泥沙淤積,河床抬高,形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1】該圖所示的黃河河道,出現在( )
A. 黃河的上游 B. 黃河的中游 C. 黃河的下游 D. 黃河的中游和下游
【2】【2】形成該圖所示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黃河上游的梯級開發 B. 黃河沿岸工農業用水量的增加
C. 內蒙古高原的過度放牧 D. 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國土遼闊,區域差異大.讀東北三省和青藏地區圖,完成下題。
圖中陰影區域①②分別是松嫩平原和三江源地區,下列關于①②說法正確的是( )
A. ①區域中分布著大面積的黑土地,沃野千里。
B. ②區域被譽為“中華水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C. ①區域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水稻、棉花、玉米。
D. ②區域是長江、黃河、雅魯藏布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養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東北三省示意圖”(左圖)和“青藏地區示意圖”(右圖),完成下列問題。
(1)對照大慶工業結構圖(左下圖)和“東北三省示意圖”(左圖),分析大慶市的工業結構特點及形成原因。
(2)左圖中C地是是我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據圖說明該地工業發展的有利條件。
(3)東北三省和青藏地區的氣溫條件只能滿足農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但成因不同,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兩地氣溫低的原因。
濕地泛指暫時或長期覆蓋水深不超過兩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時水深不超過六米的沿海地區。近些年來,濕地巨大生態功能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
(4)左圖中陰影部分A為亞洲最大的淡水濕地三江平原,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近年來生態惡化嚴重。你認為應該采取哪些措施保護當地的濕地生態系統。
(5)近年來,由于過度放牧、亂采濫挖等不合理的人類活動,使右圖中陰影部分地區出現了水土流失加劇、草地沙化嚴重等問題。請簡要說明上述問題對長江、黃河中下游地區帶來的不利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