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臺灣示意圖”,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下列關于臺灣島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該島是我國第一大島B. 釣魚島位于臺灣島西北
C. 城市主要分布在東部平原D. 西側隔海與廣東省相望
【2】下列關于臺灣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島上河流短小,水流湍急
B. 氣候全部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C. 省級行政中心是高雄
D. 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中東部地區
【答案】
【1】A
【2】A
【解析】
臺灣位于我國東海與南海之間,包括臺灣島、釣魚島、澎湖列島及周圍島嶼組成,屬于亞熱帶季風和熱帶季風氣候,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區。
【1】關于臺灣島的敘述,臺灣島是我國第一大島,釣魚島位于臺灣島的東北方,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東部主要以山地為主,西側隔海與福建省相望,故選A。
【2】關于臺灣的敘述,臺灣是位于東南沿海的島嶼,島上的河流短小,但島內地形崎嶇,水能湍急;南部是熱帶季風氣候,北部是亞熱帶季風氣候;省級行政中心是位于臺灣北部的臺北;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區,故選A。
本題考查臺灣有關知識,要知道臺灣的自然環境與經濟發展特點。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疆域遼闊,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差異很大。讀下圖回答問題。
(1)山脈A為_________,②特別行政區位于珠江口的西側,該地發展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是____________,C省南部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____。
(2)乙圖所示的主要地形區是_____,該地區植被破壞嚴重,多暴雨,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主要是______。
(3)乙圖所示地區的主要耕地類型是________,B地處我國東南沿海,其主要糧食作物是________。簡要說明B地和C地發展農業生產共同有利的氣候條件:_________________
(4)丁圖景觀位于我國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亞洲位置和范圍圖,回答下列各題。
【1】從海陸位置來看,亞洲東部瀕臨的大洋是
A. 北冰洋
B. 印度洋
C. 太平洋
【2】亞洲西南部瀕臨的大洲是
A. 歐洲
B. 大洋洲
C. 非洲
【3】世界上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是
A. 亞洲
B. 北美洲
C. 非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四川人喜歡吃麻辣,湖南人喜歡吃酸辣。吃辣有利于祛除人體內的濕氣,由此反應了四川、湖南兩地氣候特點是( )
A.極度寒冷
B.非常干燥
C.氣候濕熱
D.高寒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請將圖上數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填在相應空格里。
(1)山脈:①安第斯山脈
(2)河流:②________。
(3)高原:③________。
(4)大洋:⑤______⑥______
(5)國家:⑦________。
(6)城市:⑧圣保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珠江三角洲地區和臺灣地區示意圖” ,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①是 特別行政區,②③兩島嶼中,表示我國國有領土釣魚島的是 。
(2)在我國四大臨海中,與兩個地區都瀕臨的是 海。
(3)兩地區發展經濟的共同有利條件是 。
①地理位置優越 ②礦產資源豐富 ③交通便利 ④D.人口稀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珠江三角洲與港澳地區互惠互利,共同發展。港澳地區向珠江三角洲地區高提供的是 。
A.資金、技術 B.廉價勞動力 C.淡水資源 D.場地
(5)據圖中信息可知,臺灣島中東部地形以 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不同地區有不同的自然景觀,下列對青藏地區景觀描述正確的是
A. 山清水秀稻花香 B. 旱地麥浪泛金黃
C. 大漠黃沙駝鈴響 D. 青稞美酒飄哈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臺灣是祖國神圣不可分割的領土。閱讀下圖,按要求回答問題。
(1)臺灣省位于我國東南海域,與大陸最近的省為__________。
(2)將圖中數碼所代表的島嶼的名稱填寫在下列橫線上:
①_______ ②_______
(3)將圖中字母所代表的海域的名稱填寫在下列橫線上:
B.________ C.________
(4)臺灣最高峰是_________。
(6)臺灣被譽為“亞洲天然植物園”,其森林資源豐富的自然原因為:(_____)
A.臺灣地跨寒、溫、熱三帶 B.臺灣山脈海拔高,氣候的垂直變化大
C.臺灣平原面積廣大 D.臺灣氣候變化大,多臺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