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非洲輪廓圖,回答下面小題。
【1】關于非洲地理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赤道穿過中部,大部分屬于熱帶
B. 氣候炎熱干燥,缺少大的河流
C. 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島嶼和最大的沙漠
D. 陸地面積及人口增速均居世界第二位
【2】解決非洲發展問題最根本的措施是
A. 實行對外開放,引進資金與技術 B. 保護生態環境,減輕自然災害
C. 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 D. 興建水利工程,解決糧食短缺
【答案】
【1】A
【2】C
【解析】
【1】讀圖可知:赤道穿過非洲中部,北回歸線穿過非洲北部,南回歸線穿過非洲南部,大部分屬于熱帶;非洲大部分屬于熱帶,氣候炎熱,有剛果河、尼羅河等河流,尼羅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剛果河是非洲流量最大的河流,所以“氣候炎熱干燥,缺少大的河流”是錯誤的;非洲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世界上最大的島嶼是格陵蘭島,位于北美洲;非洲陸地面積位居世界第二,人口增長速度是非洲最快,故選A。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多數國家,長期受殖民統治經濟模式單一,經濟發展落后.同時非洲也是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大洲,人口的快速增長造成了糧食的極度短缺,為了滿足糧食需要,不斷的破壞生存的環境,現階段人口、糧食、環境是非洲面臨的巨大問題。現階段,非洲面臨的主要任務是:保護自然環境,提高農牧業生產水平;控制人口增長;發展多元化經濟;培養科技人才;提高民族文化素質;科技興農等,其中控制人口增長是非洲人民面臨的最緊迫任務,故選C。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美洲圖,完成下列各題。
(1)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名稱:
B洋;C洋;E灣;H島;
①河;②河;③山脈;④高原;
(2)北美洲與南美洲的分界線是運河。
(3)北美洲以氣候為主。
(4)洲是世界上最濕潤的大洲。
(5)洲是“世界人種大熔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Zhao Lan ______already ______in this school for two years.
A.was; studying
B.will; study
C.has; studied
D.are; studyi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1)與①和③兩大地理區域分界線,大致吻合的是( )
A.干旱地區和濕潤地區的分界線
B.畜牧業和種植業的分界線
C.內流區和外流區的分界線
D.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分界線
(2)關于四大地理區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區域①的糖料作物是甜菜
B.區域②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
C.區域③的農業主要是種植業
D.區域④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季風氣候
(3)如果從湖北武漢坐京廣高鐵到達乙工業基地,必須經過的山脈是( )
A.南嶺
B.秦嶺
C.巫山
D.天山
(4)甲乙二地是我國兩個重要的工業基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地發展工業的突出優勢是煤鐵石油資源豐富
B.乙地礦產資源貧乏,毗鄰港澳,輕工業發達
C.甲乙兩地都易發生旱澇、臺風、泥石流等災害
D.甲乙所在的①區域降水少,水資源緊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冬季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C以下,夏季高溫多雨,四季分明,這種氣候是( )
A. 溫帶季風氣候 B. 亞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C. 熱帶季風氣候 D. 熱帶草原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甲、乙、丙三幅圖,回答問題。
(1)讀甲圖,概括歸納我國降水分布的總體趨勢,并說明這種降水結果,與地形和河流的關系。
(2)圖中A地,年降水量可達毫米。很多時候A地的東南部霧氣騰騰,西北部卻晴空萬里,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3)讀丙圖,概括歸納我國畜牧業的主要分布規律。這種分布規律的主要形成因素是什么?
(4)觀察甲圖中新疆與東南沿海民居形態,說出它們的差異。并根據這兩地差異的情況,推測描述出北京附近的民居形態。
(5)按這種降水分布的規律推斷,內蒙古高原內,其東西部畜牧業發展有什么差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位于( )
①北半球; ②南半球; ③東半球; ④西半球;
⑤亞洲東部; ⑥太平洋西岸; ⑦亞洲西部; ⑧太平洋東岸
A. ①②③④ B. ⑤⑥⑦⑧ C. ①③⑤⑥ D. ②④⑦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江南“魚米之鄉”與同緯度阿拉伯半島相比未形成荒漠主要受惠于
A. 地形復雜多樣 B. 領土東西跨度大 C. 地勢西高東低 D. 雨熱同期的季風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