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根據圖文信息比較日本和新西蘭。
材料1:新西蘭克萊斯特徹奇發生里氏6.3級地震。
材料2:日本東北部近海發生里氏9.0級特大地震,地震及海嘯導致了福島核電站多臺反應堆機組出現故障。
(1)以上兩圖圖幅大小相等,面積更大的國家是 ,由此推算出 地圖的比例尺更大。
(2)下列有關日本和新西蘭的地理位置描述錯誤的是( )
A.領土大部分位于溫帶地區
B.日本位于北半球,新西蘭位于南半球
C.大部分領土位于中緯度
D.同處東半球
(3)新西蘭與日本都是多地震的國家,它們都位于 火山地震帶。日本位于甲 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新西蘭位于乙 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
(4)日本發生強震時,下列國家的居民不能在白天第一時間收看電視新聞報道的是( )
A.新加坡 B.中國 C.新西蘭 D.美國
(5)日本地震導致福島核電站核泄露事故,根據圖中風向,你認為,此時核泄露最有可能先影響到下列哪個地區( )
A.日本海 B.日本西南部
C.中國 D.日本以東太平洋洋面上
【答案】(1)日本 新西蘭 (2)D (3)環太平洋亞歐 印度洋 (4)D (5)D
【解析】整體分析:該題以讀材料和日本、新西蘭和六大板塊示意圖為切入點,考查的是日本和新西蘭的地理位置,日本和新西蘭多火山地震的原因,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讀圖分析問題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1)從經緯度范圍大小得知,日本圖緯度范圍大,新西蘭緯度范圍小,跨的經度范圍差不多,說明面積更大的國家是日本;范圍越大,比例尺越小;所以新西蘭圖的比例尺大。
(2)讀圖可知,日本所跨的緯度約為北緯15°——45°N,屬于中緯度,溫帶地區,在北半球;所跨的經度范圍約為130°E——145°E,在東半球;新西蘭所跨的緯度
南緯34°——40°N,屬于中緯度,溫帶地區,在南半球;所跨的經度范圍約為166°E——178°E,在西半球,故答案選D。
(3)新西蘭與日本都是多地震的國家,它們都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日本位于甲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新西蘭位于乙印度洋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
(4)日本時間3月11日14時46分時,由于時間的差異,美國正處于午夜時分,國家的居民不能在白天第一時間收看電視新聞報道,故答案選D。
(5)讀圖可知,風向為西南風,所以此時核泄漏最有可能先影響到日本以東太平洋洋面上,故答案選D。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材料與“南極地區圖”,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中國南極昆侖站”勝利建成,位置確定為南緯80度25分01秒,東經77度06分58秒,高程4087米。這也是中國繼長城站、中山站以來建立的第三個南極考察站。
(1)圖中①②③代表我國三個科考站,其中_______是昆侖站。
(2)南極洲的氣候特點是_______、多狂風、降水稀少。
(3)南極洲的代表動物是______________。
(4)去南極科學考察的時間,一般選在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這時北半球大致處在_______季。
(5)距離南極洲最近的大陸是_______,所以有些考察隊選擇從此進入南極洲。
(6)南極地區與北極地區相似的地方是 ( )
A.太陽光熱資源豐富 B.水力資源豐富
C.都已經有人類定居 D.淡水資源豐富
(7)南極洲有豐富的煤炭資源,眾所周知煤的形成需要有暖濕的環境與大片的森林,而南極洲上冰天雪地,號稱“白色沙漠”,為什么會有此種現象產生 ( )
A.氣候變暖 B.人類活動 C.大陸漂移 D.植被遷徙
(8)下列關于我國南極考察的說法錯誤的是 ( )
A.我國三個考察站都有極晝極夜現象
B.三個站的建站時間都選擇在南極洲的暖季
C.我國已正式加入《南極條約》
D.我國傳統節日春節期間,南極考察隊員正進行南極考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中國南海幅員遼闊,擁有300km2的浩瀚海域,在南海散布著大小200多個島嶼礁灘,統稱為南海諸島。南海與南海諸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我國神圣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臺灣省、中國南海圖
(1)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島嶼:C;海峽:D。
(2)隨著陸地自然資源日益匱乏,人地矛盾日益尖銳,海洋資源成為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后備資源。試列舉南海海域擁有的海洋資源種類(至少三種)。
(3)分析A河流汛期長的原因。
(4)珠江三角洲與B地區以的方式進行合作。
(5)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神圣領土。據圖描述臺灣的海陸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數字表示的商品糧基地名稱: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⑦________⑧________ ⑨_________。
(2)我國商品糧基地大多分布在長江流域,主要原因是( )
①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形平坦 ②長期種植水稻而形成水稻土,土壤肥沃
③氣溫高降水多,水熱條件配合較好 ④種植業發展歷史悠久,糧食生產水平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我國農業應該樹立的觀念是( )
A.自給自足的觀念 B.節約的觀念 C.科技興農的觀念 D.高度機械化的觀念
(4)我國農業發展取得成就的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我國農業生產中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多選)( )
A.人口增加 B.耕地不斷減少 C.水土流失、自然災害頻發 D.環境污染
(5)我國的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圖中的A、B兩區中所代表季風區的是________(填字母).受季風的影響,我國年降水量空間分布的總趨勢是從________向________遞減,東部地區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__季節.
(6)非季風區內的土地利用類型以________為主.那里有我國的四大牧區,四大牧區中跨經度最大的牧區是________牧區,地勢最高的牧區是________牧區(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代表景觀。據此回答下面小題。
【1】春天,在我省的平原地區,常見的景觀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關于四大地理區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甲區域自東向西降水逐漸減少,自然景觀變化規律是: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B. 乙區域種植的主要糖料作物是甘蔗
C. 丙區域雪山連綿,主要特征是高寒
D. 丁區域優勢能源是煤炭和石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羊毛衫加工廠需要購進一批優質羊毛,從原料來源考慮,他應該去下列省份中的( )
A.湖南、四川 B.內蒙古、新疆 C.西藏、安徽 D.青海、廣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青島中考)讀“中國溫度帶圖”,完成下列問題。
【1】下列溫度帶與作物熟制對應正確的是( )
A. 甲——一年一熟
B. 乙——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
C. 丙——一年三熟
D. 丁——一年兩熟至三熟
【2】下列溫度帶與其主要農作物對應正確的是( )
A. 甲——水稻、油菜
B. 乙——春小麥、花生
C. 丙——冬小麥、棉花
D. 丁——青稞、甘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赤馬山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某班學生計劃分為兩個小組分別從A、B兩地沿線路①②進行考察,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A點位于B點的________方向。
(2)圖中C、D兩地分別是兩個小組的考察點,C、D兩地的相對高度是________米。
(3)在圖中①②兩條考察路線中,考察小組沿著山脊前進的是________路線,坡度較陡的是________路線。
(4)若甲、乙兩處形成一條河流,則這條河最可能出現在________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