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南方地區簡圖,回答下列問題。
(1)南方與北方的重要分界線A是________山脈,同時也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該山脈南側降水量多于北側,是因為南側位于夏季風的________(“迎風坡”或“背風坡”);有“紫色盆地”之稱的B是________盆地,其內部的________平原農業發達,被稱為“天府之國”。
(2)C為________高原,地形崎嶇,石灰巖分布廣泛,其中________省是中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級行政區;D為________(城市),別稱“羊城”,為廣東省省會,是珠江三角洲區域的中心城市,通過從境外引進資金、技術與管理模式,該區域的外向性經濟得到迅猛發展。
(3)南方地區的長江三角洲區域,農業歷史悠久,是舉世聞名的“魚米之鄉”,簡述長江三角洲區域發展農業有利的自然條件。 、 (至少寫出兩點)。
【答案】(1)秦嶺 迎風坡 四川 成都 (2)云貴 云南 (3)長江三角洲地勢低平;氣候溫暖濕潤;土地肥沃;河網密布,水源充足等(任選2點)
【解析】【整體解析】
秦嶺—淮河線、400mm年等降水量線和青藏高原邊緣線,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
(1)秦嶺—淮河的意義:①、一月0℃的等溫線;②、800mm年等降水量線;③、曖溫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④、濕潤與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⑤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線;夏季我國吹東南季風,秦嶺南側是迎風坡降水多。
(2)從圖中可知,C是我國的云貴高原,地形崎嶇,石灰巖分布廣泛;云南省是少數名族最多的省;廣州有“羊城”之稱,該城市輕工業發達,主要發展外向型經濟。
(3)長江三角洲區域,農業歷史悠久,地勢低平;氣候溫暖濕潤;土地肥沃;河網密布,水源充足等,有“魚米之鄉”的美稱。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北京一年四季當中,夏季的正午太陽高度最高
B. 北京處在正午時,華盛頓正是黑夜,這是由于每一時刻,太陽只能照亮地球
的一半
C. 從北極上空看,地球的自轉方向是順時針
D. 太陽每天東升西落,是由于地球自西向東的自轉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北美氣候圖,回答以下問題:
(1)說說五大湖沿岸發展乳畜帶的原因 。
(2)玉米帶位于哪里?發展的條件是 。
(3)棉花帶位于哪里?,其發展的有利條件是。
(4)小麥區分為兩個區域,北部為 小麥區,南部為 小麥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組地理事物能夠體現出從屬關系的是( )
A.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賀蘭縣B. 渤海、南海、東海
C. 第一級階梯、四川盆地、成都平原D. 鄱陽湖、洞庭湖、太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臺灣圖,回答下列問題。
(1)海:A是 ;海峽:B是 。
(2)臺灣島隔B海峽與祖國大陸的C 省相望,
(3)省會①是 。
(4)臺灣省因盛產甘蔗被譽為“ ”。
(5) 臺灣的工業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部,因為這里是平原,地勢地平,交通便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9年10月12日,勢力強勁的臺風“海貝思”于當晚登陸。根據下圖,回答33-36題。
【1】海風“海貝思”
A.登陸之處臨日本海B.路徑主要經過本州島
C.此時在圖中的熱帶范圍活動D.屬于海洋災害
【2】臺風登陸期間,可能出現的天氣現象是
A.B.
C.
D.
【3】據圖比較東京和富山的氣候,正確的是
A.東京全年各月降水天數都較多,主要受夏季風影響
B.富山冬季各月降水天數更多,主要受冬季風影響
C.冬夏季風均經過海洋,兩地全年溫和濕潤
D.富山的年降水量小于東京
【4】富山是日本滑雪勝地,開展滑雪項目的有利自然條件是
A.交通便利,方便前往B.以山地為主,坡度適宜
C.開展冰雪運動歷史悠久D.地處高緯度地區,積雪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極地探索。
材料一:2019年10月15日中國首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從深圳出發,首航南極。一周后,“雪龍號”從上海出發奔赴南極,開始了中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活動。下圖為“雪龍號”科考路線示意圖。
(1)“雪龍2號”和“雪龍號”向南極行進過程中,南極地區極晝范圍逐漸________(擴大/縮小),氣溫逐漸________(升高/降低),此時________(有利/不利)于開展科學考察活動。
(2)11月7日,“雪龍號”停靠澳大利亞霍巴特港,與已經停靠在這里的“雪龍2號”相聚。這里屬于________洲,此時當地處于________季。
材料二:11月19日-20日,隨著接近南極大陸,浮冰越來越多。“雪龍號”兩次被浮冰圍住,以高強度低溫鋼為材料的“雪龍2號”為它拓寬水道,及時解圍。
(3)“雪龍2號”使用的新材料體現了我國________(高新技術產業/傳統工業)/的發展。進入南極圈后,還可能遇到的困難有(____)
①白晝更長②氣溫更低
③風力更強④降雪更大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材料三:“雪龍2號”12月3日向西前往宇航員海進行綜合科學考察,“雪龍號”于9日向東前往阿蒙森海進行綜合科學考察。
(4)圖中①②兩條科考線路中,屬于“雪龍2號”的是________。
材料四:近些年,到南極旅游的人數越來越多。游客登陸南極大陸前會被要求給給所有登陸時攜帶或穿著的物品進行真空除菌,消毒并清潔鞋底,登陸后與企鵝必須保持距離,不可主動靠近其5米的范圍。嚴禁踏足在青苔覆蓋的土地上。
(5)以上對游客在南極登陸采取的措施,其意義在于________,除此以外,你認為還應在哪些方面采取相關措施________。(答出一點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