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為某科考隊的科考線路,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北京至喀什途中地表景觀的變化規律是;森林→ →荒漠草原→ .作為“中國的西大門”,喀什在地理位置上的優勢是 .本區和長江三角洲地區主要的資源調配工程是 ,分析該工程對長江三角洲地區發展的重要意義。
(2)A省區是我國少數民族數目最多的 省,某日考察隊在該省南部考察時發現中午太陽從頭頂照射,旗桿沒有影子,請運用所學知識解釋這種現象。
(3)B地區是我國“對外開放前沿” 三角洲,科考隊從廣州沿圖中鐵路線乘火車返回北京,該鐵路線是 線.
【答案】(1)草原;荒漠;地處邊境,鄰國多;西氣東輸;緩解了能源短缺,改善了環境
(2)云南;該區域地處熱帶,有太陽直射現象
(3)珠江;京廣.
【解析】
地理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通過學習地理,我們能進一步熟悉我們生活的環境,廣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況和風土人情,進而提高對生活的適應能力。我國西北地區景觀自西向東依次是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據圖分析可知:
(1)受海陸因素影響,北京至喀什年降水量逐漸減少,因此其地表景觀的變化規律是: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喀什作為“中國的西大門”,地處邊境,鄰國眾多,有利于發展對外貿易;新疆油氣資源豐富,因此本區和長江三角洲地區主要的資源調配工程是西氣東輸,該工程緩解了長江三角洲地區能源短缺,改善了環境。
(2)從圖中看出,A是我國的云南省,該省區是我國少數民族數目最多的省,該省的西雙版納地區憑借得天獨厚的位置優勢和資源優勢發展的支柱產業是旅游業。赤道從該省的南部穿過,赤道以南地處熱帶,有太陽直射現象,因此夏季考察隊在該區域考察時發現中午太陽從頭頂照射,旗桿沒有影子。
(3)從圖中看出,B是珠江三角洲地區,該地區是我國“對外開放前沿”;京廣線從北京到廣州,因此科考隊從廣州沿京廣鐵路線乘火車返回北京。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列四省輪廓圖,完成下面小題
【1】關于圖中數字代表的四省敘述正確的是( )
A.①是四川省
B.②省簡稱鄂
C.③省行政中心是太原
D.④省是我國每天最早見到日出的省
【2】關于四省數字代表河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①河流上游落差大,水能豐富
B.②河流河窄水淺
C.③河流含沙量大,中游煤炭豐富
D.④河流冬季封凍,冰面上可行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大洲、大洋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大洲:D: G: .
(2)大洋:②: ③: .
(3)中國位于 洲.
(4)我國于2010年7月1日至9月23日開展第四次北極科學考察,此次科考路線將基本沿用我國前三次北極考察的路線,考察海區包括白令海峽、白令海、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其中材料中提到白令海峽,該海峽是 洲和 洲分界線,溝通了 洋和 洋.(填名稱)
(5)巴拿馬運河是 洲和 洲的分界線,(填名稱)A、B兩洲的分界線是 山脈、 河、 山脈和 海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黃土高原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A 高原,C 山脈.
(2)B 平原是該地區的灌溉農業區,灌溉水源主要來自 ,該河下游河道的特點是 ,此河段初春季節會出現 現象.
(3)該區域最主要的自然災害是 ,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是 .
(4)據如圖可以看出,導致該地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兩條即可)。
拓展從“我國水土流失嚴重區分布圖看出:②是我國新疆地區,不是水土流失嚴重區,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③是我國長白山區,也不是水土流失嚴重區,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民族分布的主要特點是( )
A. 大部分少數民族集中分布在我國的東南沿海地區 B. 各民族獨立居住
C. 大部分少數民族集中分布在我國的東北地區 D. 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東南亞地區的說法,錯誤的是( )
A. 東南亞是世界華人、華僑最集中的地區 B. 新加坡是東南亞新興的工業國
C. 馬六甲海峽溝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是世界重要的航運要道 D. 東南亞地區的礦產以錫和石油最為著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