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由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所構成的網絡叫做經緯網,利用經緯網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
(2)南北半球分界線是赤道,以北為北半球,以南為南半球;東西半球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
(3)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
解答:解:(1)讀圖可知,甲圖所跨經緯度大,即范圍較大,根據在圖幅相同的條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可判斷比例尺較大的是乙圖;
(2)根據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讀圖可知,A地的地理坐標是(60°S,30°W),東西半球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故B地位于東半球;
(3)由A(60°S,30°W)、B(30°N,126°E)兩地的經緯度可判斷,B地在A地的東北方向.
故答案為:(1)甲圖;乙圖;(2)60°S,30°W;東;(3)東北
點評:本題考查了有關經緯網與比例尺的知識點,有一定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