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圖,完成以下問題:
(1)我國種植業集中分布在_________地區。 (2)比較A、B地區和C地區,完成下列表格。
| 耕地類型 | 主要糧食作物 | 農作物的熟制 | 傳統交通工具 | |
A、B地區 | (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
C地區 | (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
(3)制約D地區和E地區種植業發展的因素分別為____和_____。 (4)若圖中A表示我國某個商品糧基地,請寫出它的名稱______。 (5)若E表示我國的一個牧區,則該牧區的優良畜種是______。
【答案】(1)東部平原
(2)
耕地類型 | 主要糧食作物 | 農作物的主要熟制 | 傳統交通工具 | |
A、B地區 | 旱地 | 小麥 | 一年一熟、二年三熟 | 馬車 |
C地區 | 水田 | 水稻 | 一年二熟或三熟 | 船 |
(3)水源 熱量
(4)松嫩平原
(5)牦牛(藏南綿羊)
【解析】試題分析:
(1)我國的主要種植業區位于我國濕潤個半濕潤的東部平原和低緩的丘陵地區。
(2)觀察圖中位置可知,A水東北平原,B是華北平原,C是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A和B位于我國北方地區,耕地類型是旱地,糧食作物是小麥,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傳統交通工具是馬車。長江中下游地區是水田,糧食是水稻,作物熟制是一年二熟或三熟,交通工具是船。
(3)D是我國的塔里木盆地,氣候干旱,所以制約農業生產的主要因素是水源,E是雅魯藏布江谷地,由于海拔高,所以氣溫低,是制約農業生產的主要因素。
(4)A水我國的東北重要的商品糧基地松嫩平原。
(5)E位于西藏自治區,是西藏牧區,該地區的優良畜種是牦牛、藏綿羊和藏山羊。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數字①是 地區,A線是該區與其他三個地區的界線,確定這條界線的主導因素是 。④是 地區,該區與地區③的界線D大致與 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分布一致。
(2)填數字代號:在①、②、③、④四個區域中,耕地主要分布在 ,牧區主要分布在 。
(3)地區②與地區③的分界線大致沿著B (山脈)和C (河)一線,該線是l月平均氣溫 等溫線通過的地方,是暖溫帶與 (溫度帶)的分界線;該線也是 毫米年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是半濕潤地區與 (干濕地區)的分界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山脈中位于第二級階梯與第三級階梯分界線上的是( )
A.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脈
B.小興安嶺—賀蘭山—祁連山
C.陰山—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D.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4年我國部分省、市啟動“單獨二孩”(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單獨二孩”政策實施后將( )
①延緩人口老齡化的進程 ②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質
③保持合理的勞動力數量 ④改變我國人口負增長現狀.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關于我國各民族分布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相互交錯雜居
B.各民族大聚居,小雜居,相互交錯雜居
C.漢族主要分布在東部和南部
D.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亞洲圖,回答問題。
(1)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下面是對“世界第一大洲”的說明,不正確的是( )
A.世界上跨緯度最廣的一洲 B.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一洲
C.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洲 D.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一洲
(2)亞洲與“”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______________山脈—土耳其海峽。
(3)小剛同學通過讀圖,判斷亞洲的地勢特點是“中部高,四周低”,他判斷的依據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圖中“”地屬人口____________(稠密、稀疏)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讀圖判斷,亞洲氣候以___________(熱、溫、寒)帶氣候為主;下列描述中,不屬于亞洲氣候特點的是( )
A.氣候復雜多樣
B.季風氣候顯著
C.冬溫夏涼,降水分配均勻
D.大陸性氣候強
(6)一個外國旅游團抵達圖中①國時,游客們發現每天餐桌上的主食是當地人很喜歡食用的稻米,這里種植該糧食作物的有利氣候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