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圖完成問題。
(1)寫出板塊名稱A __________ E __________C __________ D __________
(2)地中海的面積在不斷縮小,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六大板塊中幾乎完全是海洋的板塊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據板塊運動的規律推測:以下敘述,全部正確的一組有(____)
①大西洋面積將擴大 ②地中海將會消失 ③亞洲大陸和歐洲大陸將分離 ④非洲大陸與南美大陸將發生碰撞
A.②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①②
(6)板塊構造學說不能用來解釋(____)
A.火山、地震的分布 B.高大山脈的形成
C.東非大裂谷的形成 D.洪災的發生
(7)下列避震方法,正確的一組是(____)
①在家中(樓房),要選擇浴室、廁所等空間小、不易塌落的地方避震
②在教室,應迅速跑出教學樓,如不能迅速跑出,就躲在課桌下、抓緊桌腳,用書包護住頭部,待主震過后,迅速跑出教學樓。
③在操場或室外,馬上回到教室去。
④在野外,要趕緊往山上跑。
⑤在行駛的汽車內,不要停車,也不要下車。
A.②③④ B.①③④ C. ①② D.②④⑤
【答案】亞歐板塊 美洲板塊 印度洋板塊 太平洋板塊 位于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碰撞擠壓地帶 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太平洋板塊 D D C
【解析】
整體該題以讀六大板塊示意圖為切入點,考查的是六大板塊的名稱、分布、六大板塊的運動,避震的方法,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讀圖分析問題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1)讀圖可知,板塊名稱A是亞歐板塊、E是美洲板塊、C是印度洋板塊、D是太平洋板塊。
(2)地中海的面積在不斷縮小,解釋原因:地中海位于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碰撞擠壓地帶。
(3)根據所學的知識可知,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4)根據所學的知識可知,六大板塊中幾乎完全是海洋的板塊是太平洋板塊.
(5)根據所學的知識可知,①大西洋處于板塊的張裂地帶,面積將擴大 ②地中海處于板塊與板塊的碰撞擠壓地帶,將會消失;③亞洲大陸和歐洲大陸是一塊整體,不處在板塊的交界地帶,不會分離 ;④非洲大陸與南美大陸將發生張裂拉伸。故答案選D。
(6)根據所學的知識可知,板塊構造學說能用來解釋A.火山、地震的分布、B.高大山脈的形成 、C.東非大裂谷的形成 ;洪災的發生是由于降水較多造成的,不是板塊運動造成的;故答案選D。
(7)地震時應不要驚慌,冷靜面對。首先要迅速撤到空曠地;如果來不及離開房屋時,則要迅速進入到廁所、廚房或墻角位置,或馬上找支撐物躲避,如桌子、床等,應兩手抱頭躲到墻角;如果被埋在廢墟中不能自行脫險時,盡可能挪開臉、胸前的雜物,清除口鼻的灰土,保持呼吸通暢,保持體力,冷靜等待救援。故答案選C。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地球圍繞____自轉,方向是_______,周期__________,以下現象主要由自轉造成的是( )。
A.晝夜現象 B.晝夜交替現象 C.晝夜長短變化現象 D.四季變化
(2)從圖中A點出發,向東環繞地球一周回到A點,該行程全長約_________千米。
(3)該圖所示太陽直射點位于______________(重要緯線的名稱),此時臨沂市的節氣是_______,晝夜長短狀況是__________________,這一天正午時分,臨沂地區的學校旗桿的影子與( )圖所示最相似。
A. B.
C.
D.
(4)如圖所示,地區B所對應的溫度帶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人口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人口稠密的地區分別是:_____________(填序號),其中①人口稠密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上述人口稠密地區大部分位于_______半球_____緯度地區。
(3)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_________ ,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大洲是___________。
(4)圖中人口稀少的地區分別是:___________ (填序號),其中⑦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20世紀70年代,大力推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人口增長勢頭得到控制。
讀我國2000年、2010年及2015年人口年齡段比重圖,完成后面的問題
材料:2015年10月,我國又提出: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
(1)我國從_____年開始全面實施二孩政策,這項政策_____ (選填“符合”或“不符合”)計劃生育政策。
(2)試根據三年人口比重示意圖,說明我國勞動力人口(14~59歲)比重變化趨勢。_____
(3)對比2010年和2015年人口比重圖,可以得出我國目前人口的變化特征有(任寫兩條):①_____,②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及圖片,完成下列問題。
世博以色列館
(1)由原石建造的部分代表了歷史,代表著__________人的根和人類的過去。
(2)在建筑材料上,由天然石塊搭建而成的創新廳象征著與地球、歷史的聯系以及對自然資源的__________利用。
(3)“低語花園”里種有54棵蘆柑樹,展示其先進灌溉方式是__________技術。
(4)目前,以色列的灌溉技術和設備已出口到許多國家,該國的節水技術有哪些特點?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及板塊運動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里氏9級地震,震中位于宮城縣以東130千米處,震源深度為20千米。
(1)板塊構造學說提出,地球表層共分為_____大板塊和若干小板塊。
(2)日本位于_____地震帶上,處于A_____板塊和B_____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比較_____,多火山、地震。
(3)當地震發生時,正在四樓上課的同學,采取的保護措施正確的一項是(____)
A.靠近窗戶的同學迅速從窗戶跳下 B.爭先恐后地跑下樓 C.躲在課桌下面,并用書包護住頭部 D.大哭大叫,以減輕恐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