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澳大利亞(左圖)某地區降水稀少,自然景觀極度荒涼,氣溫年較差大,夏季最高氣溫可達50℃,冬季氣溫較低。早年,該地區的礦工經常在礦井里躲避炎熱天氣,長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當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右圖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該類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圖所示的( )
A.①地附近B.②地附近C.③地附近D.④地附近
【2】推測該類地下住宅( )
①室溫不變 ②冬暖夏涼 ③類似黃土高原的窯洞 ④類似草原的蒙古包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3】澳大利亞的礦產開采地多分布在沿海地區,內陸相對較少。下列有關這種差異的說法,最不可信的是( )
A.沿海礦產埋藏淺,易開發B.沿海附近采礦,便于出口
C.內陸環境惡劣,開采難度大D.內陸人口分布少,缺乏開采勞動力
【答案】
【1】B
【2】B
【3】A
【解析】
【1】由題可知,該地降水稀少,自然景觀極度荒涼,氣溫年較差大,夏季最高氣溫可達50℃,冬季氣溫較低,由此判斷該地氣候類型為熱帶沙漠氣候,早年該地區的礦工經常在礦井里躲避炎熱天氣,長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當地特色的地下住宅,結合澳大利亞氣候類型分布狀況,地下住宅應分布在②地附近,故本題正確答案為B。
【2】①項,室溫受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故①錯誤;
②項,該地下住宅處于地下深處,夏季受陽光照曬少,溫度相對較低;而冬季熱量不易散失,保溫作用強,所以地下住宅有冬暖夏涼的特點,故②正確;
③項、④項,由材料可知,該類地下住宅長此以往便演化形成了固定居所,黃土高原的窯洞是為了適應當地獨特的地理環境,修建的固定居所;而草原的蒙古包流動性較強,隨牧民遷移而遷移,故③正確,④錯誤;
綜上所述,本題應選擇②③,正確答案為B。
【3】澳大利亞的礦產開采地多分布在沿海地區,內陸相對較少,其原因是沿海附近采礦,便于出口,內陸地區主要屬于熱帶沙漠氣候,環境惡劣,開采難度大,內陸人口分布少,缺乏開采勞動力,選項A敘述錯誤,符合題意,故選A。
本題考查澳大利亞的相關知識。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兩岸“三通”以來,大陸居民赴臺旅游成為熱點。下列風景名勝屬于臺灣的是( )
A.玉山和墾丁國家公園
B.西湖的蘇堤春曉
C.鼓山的摩崖石刻
D.白頭山天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哥斯達黎加國土面積為5.11萬平方千米,只占世界陸地面積的0.01%,但卻擁有全球近4%的物種,森林覆蓋率達52%。哥斯達黎加還是一個多火山的國家,其國徽上就有三座火山,下圖為“哥斯達黎加國徽及等高線分布示意圖”。
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哥斯達黎加位于
A.東半球、北溫帶B.南半球、熱帶
C.西半球、熱帶D.北半球、北溫帶
【2】哥斯達黎加多火山的原因是
A.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
B.位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C.位于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交界處
D.位于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3】下列有關哥斯達黎加自然環境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緯度低,熱量豐富,降水充足B.森林覆蓋率高,生態環境好
C.火山灰土帶來了肥沃的土壤D.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種水果種植的優勢生產分布圖,回答下列各題。
【1】該水果種植區的共同自然條件是( )
A. 氣候濕潤,灌溉水源充足 B. 地處暖溫帶,光熱條件好
C. 冬季積雪厚,春早不明顯 D. 氣候濕熱,水熱資源豐富
【2】與丙種植區相比,乙種植區種植水果可以減輕當地的( )
A. 水土流失 B. 臺風災害 C. 環境污染 D. 寒潮災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發展農業要因地制宜,以下四位同學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明明:“我的家鄉河湖密布,適宜發展漁業。”
B.華華:“我的家鄉山高坡陡,適宜發展畜牧業。”
C.佳佳:“我的家鄉土壤肥沃,適宜發展種植業。”
D.涵涵:“我的家鄉青藏高原草地廣闊,適宜發展畜牧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