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面兩幅圖是“珠江三角洲地區農業生產結構示意圖”,讀后回答:
(1)填出圖中數碼所代表的生產部門: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2)圖中農業生產方式稱“基塘生產方式”,形成這種農業生產方式的原因,你認為主要是什么?
(3)你能談談這種農業有什么優點嗎?
【答案】(1)養蠶業 繅絲業 制糖業
(2)珠江三角洲地區許多地方地勢低洼,降水多,雨季長,夏秋多受臺風侵襲,低洼地區經常被淹,如果發展種植業則常因洪水災害而顆粒無收。所以當地農民就在低洼易澇的地方挖地成塘,堆泥成基,在基上種甘蔗、桑樹、果樹,以蔗葉、桑葉、果樹葉喂魚,含魚糞的塘泥做肥料。蠶沙、纓絲廠廢水含有豐富氮、磷、鉀,可以做魚塘養分,促進魚塘中浮游生物生長繁殖、以做魚的餌料。
(3)充分發揮當地自然資源優勢,因地制宜,避開了低地易澇的不利條件,使種植業、漁業、輕工業都得到發展,形成了立體農業格局,實現了經濟可持續發展,同時又不污染環境。
【解析】
(1)珠江三角洲地區氣候濕熱,土壤肥沃,降水豐富,適合甘蔗的種植和水產業的發展,雞湯模式是該地區的主要農業生產模式,由圖可知,根據原料來源可知,①養蠶業;②繅絲業;③制糖業
(2)讀圖分析結合該地區的自然條件可知,珠江三角洲地區許多地方地勢低洼,降水多,雨季長,夏秋多受臺風侵襲,低洼地區經常被淹,如果發展種植業則常因洪水災害而顆粒無收。所以當地農民就在低洼易澇的地方挖地成塘,堆泥成基,在基上種甘蔗、桑樹、果樹,以蔗葉、桑葉、果樹葉喂魚,含魚糞的塘泥做肥料。蠶沙、纓絲廠廢水含有豐富氮、磷、鉀,可以做魚塘養分,促進魚塘中浮游生物生長繁殖、以做魚的餌料。形成了循環發展的生態農業生產模式。
(3)該地區充分發揮當地自然資源優勢,因地制宜,避開了低地易澇的不利條件,使種植業、漁業、輕工業都得到發展,形成了立體農業格局,實現了經濟可持續發展,同時又不污染環境。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長江特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你從雪山走來”—長江發源于地勢高峻的唐古拉山
B.“九曲回腸”—長江中游河道特別彎曲
C.“黃金水道”—長江通航里程長,航運價值高
D.“地上河”—長江下游泥沙沉積,河床高出兩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2月6日,臺灣高雄市發生6.7級強烈地震,震后運往災區的急救藥品優先運用的運輸方式為( )
A.鐵路運輸
B.公路運輸
C.航空運輸
D.水路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亞洲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是世界上跨經、緯度最廣的大洲
B.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最高的大洲
C.四大文明古國都在亞洲
D.是世界上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西半球的范圍是
A.0°經線以東至180°經線之間的半球
B.20°E至160°W之間的半球
C.20°W至160°E之間的半球
D.20°W往東至160°E之間的半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 “某地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完成。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相應地形部位的名稱:
C_________ ;D_________。
(2)在等高線地形圖中,坡陡,等高線________(密集、稀疏)。
(3)G地的海拔高度為200米,H地與G地的相對高度約為________米。
(4)請根據圖推測D山頂的海拔高度在__________—___________米之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東西半球分布圖”(如圖),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世界海陸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北半球
B. 陸地主要分布在東半球、南半球
C. 七分陸地、三分海洋
D. 北極地區以海洋為主,南極地區以陸地為主
【2】有關大洲、大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亞洲是跨經度最多的大洲 B. 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海洋
C. 蘇伊士運河是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 D. 大洋洲全部位于南半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一月平均氣溫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D山脈的走向大致是
A. 東西走向B. 南北走向C. 東北-西南走向D. 西北-東南走向
【2】我國一月最冷的地方位于
A. 青藏高原B.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C. 云貴高原D. 黑龍江省
【3】海口市與北京市的一月均溫相差約
A. 32℃B. 24℃C. 12℃D. 40℃
【4】我國東部地區,1月等溫線走向大致呈東西方向延伸,說明影響我國冬季氣溫分布規律的主要因素是
A. 緯度位置B. 海陸位置C. 地形D. 人類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