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北方地區的典型植被是
A.亞熱帶常綠硬葉林
B.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C.溫帶落葉闊葉林
D.熱帶雨林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日本是一個多災害的國家,臺風、暴雪、地震、泥石流時常發生。“合掌造”(見圖)是日本農村的一種木造民居,屋頂用稻草覆蓋,又厚又陡(屋頂角度為60°),利于防災減災。1995年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合掌造”所用的建筑材料來源于( )
A. 漁業和牧業 B. 種植業和林業
C. 漁業和林業 D. 種植業和牧業
【2】“合掌造”的結構有利于防御( )
A. 地震和暴雪 B. 泥石流和臺風
C. 地震和臺風 D. 泥石流和暴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我國某工業基地的局部。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該工業基地位于
A. 遼中南地區 B. 長江三角洲
C. 京津唐地區 D. 珠江三角洲
【2】該工業基地依靠當地礦產優勢發展的工業部門是
A. 紡織工業 B. 鋼鐵工業
C. 電子工業 D. 食品工業
【3】當前,該工業基地在資源開發利用中存在最突出的問題是
A. 森林資源銳減 B. 勞動力資源短缺
C. 土地資源減少 D. 礦產資源日趨枯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日本、俄羅斯兩國主要工業區分布圖,完成下列要求。
(1)從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兩個方面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特點。
(2)簡述日本主要工業區的分布特點。
(3)日本大量___________口煤、鐵等礦產資源,出口___________。
(4)日本的經濟發展對外依賴嚴重,這會對日本經濟的發展帶來什么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人口的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世界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勻,其中人口最稠密的四個地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地的海陸位置方面共性:________
(2)圖中A,B兩地,人口________(“稠密”或“稀疏”)。
(3)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能否用人口遷移的方式使人口分布均勻?為什么?
(4)圖中C地所處大洲的人口密度________(“大”或“小”)。
(5)圖中B地所處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________(“高”或“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粗黑線表示三位同學到學校的路線(圖中方格的邊長表示的實際距離為100m).
(1)寫出甲、乙、丙三位同學的坐標.
(2)若每位同學上學騎自行車的速度都是每分鐘200m,求這三位同學到學校各需幾分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兩個完全相同的圓柱形容器內分別盛有質量相同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若將實心金屬球甲浸沒在水中、實心金屬球乙浸沒在酒精中,且均無液體溢出,這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小于酒精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則可以確定
A. 甲球的質量大于乙球的質量
B. 甲球的質量小于乙球的質量
C. 甲球的體積大于乙球的體積
D. 甲球的體積小于乙球的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該圖是“馬六甲海峽航線”示意圖,讀后回答:
(1)馬六甲海峽位于________半島和________島之間,溝通了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
(2)馬六甲海峽往西航行,可到達________洲、________洲和亞洲的________地區、________地區,往東航行可通往亞洲的________地區和________洲以及________洲、________洲。
(3)馬六甲海峽在世界海洋交通中的重要性表現在
(4)對日本來說,馬六甲海峽的航線相當重要,其中主要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以下問題。
材料一: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之一,糧食單產高,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東北平原是潛力最大、糧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糧基地;河套地區、河西走廊以及天山山麓是西北干旱地區重要的區域性商品糧基地。
材料二:糧食的生產不僅面臨著工業、城市發展的威脅,還有來自農業內部的影響。特別是東部沿海地區,農業以進入國際市場為目標,大力發展花卉、蔬菜、魚塘畜產等農業類型。
材料三:我國主要的商品糧基地圖
(1)從自然和人文條件分析,東北平原為什么是我國潛力最大、糧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糧基地?
(2)長江三角洲地區一直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但現在作為商品糧基地的地位有所下降,請簡單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